這些小品牌食用油,商標很“山寨”,檢測不過關
中秋在望,居民、食肆對食用油的需求量逐漸增加,食用油的消費高峰期即將殺到。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各種品牌、各種價格的桶裝食用油,消費者如何挑選?這其中,又有多少是能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的食用油?
從8月底開始,記者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在廣州、佛山、肇慶、珠海、中山、江門、東莞、深圳、汕頭、揭陽、惠州、梅州、興寧、河源、潮州、汕尾16個省內城市的超市、肉菜市場等零售渠道,隨機購買了不同品牌、規格的花生油、調和油、菜籽油等桶裝食用油,共計51件。
這51件樣本,經廣州市監督檢測研究中心檢測鑒定,竟有41件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80%,令人驚心怵目。
結果 “小品牌油”八成不合格
記者選擇的抽樣樣本,未涉及金龍魚、魯花、鷹嘜、福臨門等幾大明星品牌,而是瞄準了多如過江之鯽的小品牌桶裝食用油。
別看這些小品牌油名氣不大,但除了一些大商場和超級大超市,各地的肉菜市場、中小超市里,到處都是它們的身影。即便在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里,它們也牢牢占據著周邊市場。在江門、珠海斗門、中山古鎮等幾個取樣點,記者完全看不到大品牌食用油的,貨架上滿滿擺放著的,都是這些小品牌油。
占領那么大的市場,擁有那么多的消費者,小品牌油的到底如何?經過廣州市監督檢測研究中心的檢測,在記者送去的51件樣本中,有35件短斤缺兩,占樣本總量的68.6%;其中一款名為樂滿家、標示重量為5L的桶裝花生油,竟然缺重1.033L,短少20%多。直觀地說,一桶本該9斤多重的桶裝油,可以少掉2斤。
再來看看另一個項目———脂肪酸組成的檢測結果。因為口感香濃,盡管是食用油中售價最貴的一種,花生油仍是廣東人最喜歡購買的食用油。但在記者抽檢的花生油(不包括花生調和油)樣本中,棕櫚酸、亞麻酸、花生酸的成分嚴重超標,無一例外,有些甚至超過“國標”十幾倍。這說明,樣本中標示為純正花生油的,竟無一例是“純正花生油”,全部摻雜了棕櫚油、豆油、菜籽油等其他油品,賣的是花生油的價,卻全無花生油之實。
在全部51件樣本中,既無短斤缺兩又名實相符的合格小品牌油,僅10件。
危害 數量多監管難后果難料
為何在廣東流通領域銷售的小品牌食用油會存在如此多的問題,它們的存在會帶來哪些方面的危害?記者采訪了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副教授王永華。
“食用油是大眾產品,市場需求量特別大。這就決定了這個行業的特點:有一點點利潤。
生產者都會甘冒風險去摻假。一些小油廠,一年有幾萬噸的銷量是很普通的,所以一噸哪怕只有幾百元的利潤,他都會做。”王永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花生油的批發價約為1萬多元/噸,大豆油6000多元/噸,不需要什么技術含量地“摻合”一下,一噸就多近千元的利潤了。“所以花生油的摻假,在這個領域是非常非常普遍的。除了大的食用油企業,小品牌的花生油基本都不會純正”。
對于這些小品牌的危害性,王永華認為,短期來看,摻假和短斤缺兩肯定大大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同時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從長遠來看,食用油的銷售20%在中心城市、80%在二線城市和鄉鎮,小品牌油的市場特別大,這就決定了小品牌、小油廠會長期存在。由于數量特別多,監管難度非常大,很容易產生更為惡劣的后果———企業一小,又管不到,什么樣惡劣的情況將來都可能出現!
廣州質監檢測的部分不合格樣本(本檢測只對被抽檢樣本負責)
檢測報告編號 商標 品名 存在問題 規格 廠址 批次
食測2009-08-1972 溢旺 花生油 攙假 5L 廣州市溢德食品有限公司 20090205
食測2009-08-1973 千里香 花生油 攙假 5L 東莞市鴻城貿易有限公司 20090702
食測2009-08-1974 龍騎士 花生油 攙假\短斤少兩 5L 佛山市南海區羅村廣信油廠 20090515
食測2009-08-1976 日日旺 花生油 短斤少兩 5L 佛山市金又來糧油有限公司出品 20090719
食測2009-08-1978 歐寶 花生油 攙假\短斤少兩 5L 佛山市南海區羅村廣信油廠 20090525
食測2009-08-1979 粵鷹 花生油 攙假\短斤少兩 5L 佛山市南海老百姓糧油食品有限公司 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