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
文/南炳泉 本刊記者 于衍峰
日前,《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在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采訪時得知:去年10月,這個局為進一步強化乳制品等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以構建食品安全長效監管體系為目標, 以夯實食品安全基礎、履職盡責為己任, 以“兩個前移”為手段,以提高監管效能為目的,在全省各市(地)創造性地建立了一支專門的食品安全特別執法隊。
這支隊伍猶如一支“輕騎兵”,深入食品安全監管的一線和前沿,履行自身職責和使命,在全省食品安全監管的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與日常“區域巡查”、重點食品企業“雙重監管”和風險食品抽查監測形成了“四位一體”食品安全監管的新模式。
審時度勢 快速反應
我國政府歷來對食品安全高度重視,國務院相繼公布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和《乳制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切實把食品安全上升到國家公共安全的高度,全面加大了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食品安全問題,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安全健康,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威信,關系到國家的形象。
黑龍江省地處祖國東北隅,幅員47萬多平方公里,地域遼闊,城鄉分布廣、跨度大,下轄13個地級行政區,64個縣(縣級市)、66個區,464個鎮、480個鄉、9157個村。全省共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13483家,其中獲證企業5381家,證照齊全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4082家、證照不全食品加工小作坊4020家。這些食品企業,特別是食品小作坊絕大多數分布在城鄉結合部、鄉鎮、村屯和偏遠地區,監管難度大,質量安全隱患多。尤其是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食品安全已成為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重點和熱點問題。
三鹿奶粉事件已給世人敲響了警鐘。面對日益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作為食品安全的監管部門,黑龍江省質監全系統上下,對食品安全自身的特性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認識,這就是:任務更加艱巨,責任重于泰山。
正是基于對食品安全自身特有屬性的認識和理解,黑龍江質監人抓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更富理性、更有力度。在采訪中,這個局政法宣教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07年以來,全省質監系統為進一步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小作坊的監管力度,市(地)級以上質監部門全部成立了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構。省局于2008年10月決定成立“食品安全特別執法隊”。這標志著全省質監系統食品安全工作邁入了綜合監管與具體監管相結合的新階段,也表明了局黨組與時俱進、切實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據記者了解,黑龍江省各市(地)的食品安全特別執法隊,依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定為科級或副處級。人員6-7人:其中1名負責人,2名執法人員,3名檢驗檢測人員,1名司機;車輛2臺:一臺公共安全檢測車,一臺執法車。配備的主要技術裝備相當于一個中檔固定實驗室的檢測能力,以現有的車載設備為基礎,配備檢測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質的車載式、移動式快速檢測裝置,對一般性的技術指標既能定性又能定量,對特殊的有毒有害物質以定性為主,之后再進行實驗室復檢。執法裝備配備筆記本電腦、攝像機、照相機、對講機、打印機等設施。
機動快速的食品安全特別執法隊,可以完成多種監管任務。這支隊伍可幫扶食品企業加強質量管理,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嚴把食品質量關;督促食品企業持續保證必備生產條件、檢驗條件等,并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可對食品企業出廠產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對食品企業原輔材料、添加物質、半成品等進行抽查檢驗;可對食品企業化驗室運行情況和出廠檢驗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企業自檢后的留樣復檢,比對檢驗結果;可對食品企業生產環境等部分項目、指標、包裝材料、原料用水等進行現場檢測;可承擔食品企業的委托檢驗工作;對食品企業定量包裝、計量管理等情況實施監管;可在現場執法監管和檢驗檢測工作中及時發現和搜集食品安全隱患和苗頭,揭秘和破解各類食品生產加工行業內幕或“潛規則”,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并對食品企業各類違法行為進行及時查處;可對現場定性后確認涉嫌存在質量問題的及時現場抽樣,送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的檢測;發現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可立即向省局報告等。
食品安全特別執法隊的突出作用是:通過現場直接抽樣,并進行初檢,能充分展現監督抽查的力度;現場檢測,體現出質監技術執法的透明度;同時體現了監督執法和檢驗檢測的融合性,解決了過去執法周期長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執法效能;并展現了食品監管的權威和震懾力;形成了綜合監管的一種合力;是對駐廠監管的有力技術支撐,并有可能將駐廠監管形成一種長效機制,防止駐廠監管流于形式。
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巡視員劉小妹告訴記者:在食品安全特別執法隊中,既有執法人員也有檢驗檢測人員,這不論是在監管模式上,還是在機構性質上,在全國質檢系統乃至全國所有行政執法部門,可能都是一次大膽嘗試。成立這個機構的目的,就是要突出質監職能、突出檢驗檢測優勢、突出對食品安全監管的快速反應,這與我們原來實施的日常“區域巡查”、重點食品企業“雙重監管”和風險食品抽查監測一起,形成了“四位一體”的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
創新模式 注入動力
記者了解到,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系統,從上到下都是一支努力維護國家和群眾利益、嚴格執法且特別能戰斗的堅強隊伍,主要源自于該局擁有一個嚴于律己、勇于探索、不斷創新、大膽實踐的堅強領導班子。而這個班子的“班長”、省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超武,其經常深入基層,不斷發現、研究和超前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了關鍵性的帶頭作用。
當前,盡管黑龍江省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案件多發的勢頭已經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形勢明顯好轉。但是,食品安全問題仍然比較嚴重,特別是食品生產加工領域還面臨著不少問題和嚴峻挑戰,食品加工企業呈現“多、小、散、差”的特點,濫用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原料等嚴重違法現象依然存在,食品安全突發事件還時有發生,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省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超武對全省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現狀進行充分考察、調研后,源自將部分檢驗檢測儀器設備和部分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兩個前移”、以及“雙重監管”的深層次思考和啟迪,圍繞質監部門的職能特點,把“兩個前移”和“雙重監管”進一步向執法監管的高端輻射,創造性地提出了實施食品安全“特別執法”這一具有前瞻性、突破性和創新性的構想。
由此,黑龍江省質監系統全面拉開了改革創新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的序幕。日常“區域巡查”、重點食品企業“雙重監管”、風險食品抽查監測和“專業執法”,構成了“四位一體”的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日常“區域巡查”,就是轄區責任人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根據規定的頻次,對轄區食品企業和小作坊進行巡查。重點食品企業“雙重監管”,是指根據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要求和本地實際確定轄區重點監管食品企業,由轄區執法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監管、共同擔責。風險食品抽查監測,就是對投訴舉報及抽樣檢驗發現具有安全隱患和共性質量安全問題的產品進行抽查、研判和監測。“專業執法”,就是抽調行政執法和專業技術人員,配備食品安全檢測車和專業執法車輛,突出技術優勢和快速反應。
在大力推進“四位一體”監管工作的基礎上,齊齊哈爾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黨組,還以超前的理念,審時度勢,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食品安全電子監督綜合管理系統,并專門設立了“齊齊哈爾市食品安全電子監管中心”和齊齊哈爾市12365舉報受理中心。
彰顯威力 成效顯著
記者了解到,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為13個市(地)食品安全特別執法隊,統一配備了食品安全檢測車和執法車,以及氣相色譜、酶標儀等車載式、便攜式儀器設備,選配了強有力的執法人員和檢驗檢測技術人員充實食品監管力量。自去年10月初成立至2009年6月30日,全省累計出動執法人員6216人次,技術人員8768人次,執法車輛5288臺次,食品安全檢測車2056臺次,檢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小作坊7716戶,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166份,查處案件176起;抽樣檢驗5137批次,合格率95.23%。
專家和市民普遍認為,食品安全特別執法隊監管理念新,監管措施強,監管手段硬,為食品生產環節上了一道安全鎖,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創新性舉措。
實踐證明,實行食品安全專業特別執法不僅有效解決了當前質監系統監管力量薄弱的問題,而且實現了檢驗人員從后方到前沿,從靜態到動態的轉變;強化了食品安全監管手段,提升了監管執法工作效率,震懾了食品違法行為,彰顯了質監部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