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1日起,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正式實施,根據新規,所有食品添加劑成分必須要在包裝上毫無保留地進行明示。隨著新規的實施,以往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食品添加劑,幾乎是一夜之間“赤裸裸”地呈現在了消費者面前。10日,記者走訪發現,許多商品的包裝上,添加劑的種類甚至超過了配料的種類,而各種拗口的名稱,讓不少消費者心存畏懼:到底我們吃的是食品,還是添加劑呢?
市民嚇一跳:
一盒250毫升裝優酸乳含14種添加劑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兩天聽說食品添加劑出來了新規定,昨晚到超市買酸奶的時候特意看了看,沒想到這款250毫升裝的優酸乳里面,添加劑多達14種。”10日早上,家住燕山小區的代麗麗告訴記者,她原本是要買牛奶給孩子喝的,現在還真是有點兒擔心,“太夸張了吧,這喝的哪里是牛奶啊,根本就是食品添加劑。”
在代女士的指引下,記者到小區附近的統一銀座超市看到,這款優酸乳飲料里,包含了一長串聞所未聞的食品添加劑名稱:羚甲基纖維素鈉、果膠、檸檬酸、檸檬酸鈉、結冷膠、海藻酸丙二醇酯、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阿斯巴甜、安賽蜜……
其實,不僅乳制品如此,記者走訪省城多家超市發現,隨著《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本月起正式實施,如今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食品添加劑“赤裸裸”地呈現在了消費者面前。以一種喜之郎的果凍為例,一個小小的果凍,包含的食品添加劑竟然有10種之多,分別是卡拉膠、乳酸、檸檬酸、檸檬酸鈉、氯化鉀、食用香精、甜蜜素、山梨酸鉀、誘惑紅、二氧化鈦等,此外,蜜餞、餅干、火腿腸、膨化食品等產品,同樣離不開添加劑的身影,而食品添加劑數量之多,更是令人感到有些吃不消。
生產商直言:
追求口感需要添加劑
在位于火車站東口附近,一條街上絕大多數都是食品添加劑生產商和銷售商,談到添加劑的功效,幾乎所有的賣家都是口風一致。
一家門面較大的食品添加劑生產商告訴記者:“符合添加劑使用標準的食品添加劑對人體是無害的,產品要追求口感,就離不開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就是讓產品好看、好吃、好賣,對食品加工企業是不可或缺的。”
“食品添加劑對于食品企業而言不可或缺,比如在牛奶中常見的黃原膠、海藻酸丙二醇酯,其實起到的作用就是增稠,讓消費者在喝奶制品的時候,感覺牛奶更濃稠,口感更好;而在蜜餞中常見的阿斯巴甜或是安賽蜜,則可以增加產品的甜度。”一家專門銷售乳制品添加劑的銷售商告訴記者。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