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專家:
長期食用對身體無益
“食品添加劑的問題主要還在于企業能否規范化操作。”10日,濟南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朱延明告訴記者,食品添加劑本身沒有錯,一些食品添加劑在規定的用量范圍內,能讓我們吃到美味可口的食品。問題出在被無節制地濫用,有些企業把非食用添加劑當做食用添加劑,有些企業甚至使用吊白塊、蘇丹紅、三聚氰胺、福爾馬林等超出食品添加劑范圍的東西,還有的企業則通過大量、超量使用添加劑提升食品口味,這些才是危害食品安全的罪魁禍首,也是相關部門需要認真把控的關鍵所在。
山東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徐貴發教授認為,符合添加劑使用標準的食品添加劑確實對人體是安全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食品添加劑雖然對人體是無害的,但是對人體來說也不是必需的。“如果長期食用食品添加劑,其成分在體內累積,也會給我們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徐教授表示,現在的食品添加劑也不像以前的添加劑了,很多都是化學合成的,“像一種名叫β-胡蘿卜素的食品添加劑,以前都是從胡蘿卜里提取出來的,但是現在化工技術這么發達,很多都是直接合成的,而這些合成的對人體肯定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食品添加劑,每天你接觸幾回?
專家介紹,在生活中,一日三餐,市民都與食品添加劑親密接觸。
早餐,一杯袋裝“鮮牛奶”,圖方便買的是整箱的,防腐劑必不可少。幾片火腿里面悄悄藏著硝酸鈉、硝酸鉀。樓下早點鋪的饅頭、面包房的面包,那松軟的背后,其實全靠了膨松劑。
午飯,大米增香劑、改良劑,甚至陳米返鮮風味劑,白花花的米飯也并不簡單。炒菜的食用油里,BHA、BHT,這一連串英文字母聽著都云里霧里。你要是喝一瓶果汁,檸檬黃、日落黃,食用香精,色素也沒準是里面的主打。
晚餐餐桌往往豐盛,您用的調味品越多,添加劑就越多。增味劑、增稠劑、酸度調節劑,每家每戶用的醬油、味精等其實都屬于食品添加劑的范疇。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