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不菲的燕窩同樣可能含有高致癌物質。近日,廣東惠州檢驗檢疫局對某貿易企業進口的1批30公斤被檢出可致癌物質———亞硝酸鹽的燕窩作出退運處理。專家表示,燕窩目前尚無國家標準,市場上摻假、造假現象不少,尤其是現在風靡的瓶裝燕窩最容易造假。
燕窩高含亞硝酸鹽
據惠州檢驗檢疫局近期發布的消息稱,該批燕窩為血燕碎,產地為馬來西亞。某貿易企業對該批燕窩進口報檢后,惠州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依法對其抽樣并送實驗室檢驗,結果在燕窩中檢出高含量的亞硝酸鹽。為什么會在燕窩中檢出大量亞硝酸鹽?專家表示這可能跟亞硝酸鹽的“防腐”功能有關。
亞硝酸鹽是較高風險的化學物質,具有很強的毒性,攝入過量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長期食用含有過量亞硝酸鹽的食品將會增加患癌風險。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嚴格限制亞硝酸鹽僅作為肉類等少量食品的護色劑,限量為幾十毫克/公斤,其他食品(包括燕窩)不允許添加。
燕窩“漂亮”靠手工
目前市面上燕窩造假主要有3種———
●把低價白燕窩、銀耳染色加工成高價的黃燕窩或血燕窩;
●把木薯粉、魚膠粉、雞蛋、樹膠等涂在劣質燕窩盞表面,使其看起來光亮、厚密,并增加重量;
●用樹脂或漂白的海苔等充當即食燕窩或燕碎。
瓶裝燕窩最易造假
在上海市場上,瓶裝的即食燕窩最近兩年很風靡。但專家表示,瓶裝燕窩其實最容易造假,造假的原料大多是白木耳和豬皮,因為二者也富含膠原蛋白,且顏色與燕窩相當,煮爛后很稠,形狀上也與真燕窩類似。不懂行的人,很容易被蒙騙。采訪時大多數消費者表示,在購買燕窩時,自己多以燕窩的外觀及價格來判斷燕窩的“價值”,但實際上,很多人連燕窩的真實產地也無法獲悉。
造成這一切“亂象”的最根本原因是燕窩標準的長期缺乏,目前,燕窩行業在全球只有極個別企業執行著自定的企業標準。海關、檢驗檢疫部門和質檢部門在執法時,也常因缺乏具體的燕窩標準而無從下手。不過眼下,國內已有多所高校和部分醫學院正進行燕窩國家標準的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