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事件所暴露出來的食品安全監管問題,已經上升到立法層面的調整。近日,剛剛獲得通過的《食品安全法》對于食品安全的權責、政府部門的協調,以及對于添加物的規定更加明細。
昨日,衛生、工信、質檢、工商、農業五部委,就《食品安全法》貫徹落實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表示,在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多部門正在進行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專項整頓工作。
添加OMP的奶制品
目前是安全的
陳嘯宏介紹,目前專家認為,根據蒙牛聲稱的OMP的成分和質檢部門檢測結果,目前添加OMP的奶制品飲用時是安全的。
“但從是否合法添加的角度看,OMP不屬于我國已經批準允許的食品添加劑,也不屬于應當申報的新資源食品范圍。它是沒有納入中國現行衛生標準管理的一種食品原料。”陳嘯宏說,“按照現行的《食品衛生法》第30條規定,進口食品原料要提供出口國、出口地區的衛生部門和有關組織提供的衛生評價資料。要經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的審查檢驗,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準。而蒙牛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
在即將實施的《食品安全法》中,對于這一現象也做了更為明確的規定。根據該法第63條,“進口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或者首次進口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進口商應當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審評并提交相關的安全性評估材料。”
“國家允許的食品添加劑以外的產品,都是違法的。并且在法律責任上明確了懲罰力度,即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貨值金額一萬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工程與食品安全學院副院長姜微波說。
監管目標:實現無縫銜接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設立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具體承擔哪些職責,對于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將起到哪些作用,一直是外界最為關注的問題。
“食品安全委員會,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個聯系、協調機制。其組成從目前的情況看,主要是原來的國家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直接改變為未來的食品安全委員會。”一位參與《食品安全法》修訂工作的人士對記者表示。
平級部門之間的協調難度很大,因此,如果有一個食品委員會從更高層面進行協調的話,有些大問題的協調方面會起到更好的效果。“當然從目前的情況看,新設立的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還可能將一些公共性的問題,比如組織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和安全事件對國家總體的影響等宏觀性前瞻問題進行研究。”姜微波說。
而陳嘯宏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未來的行政執法目標就是實現各部門之間的無縫隙對接。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實行分階段管理,生產經營分了若干階段,現在我們按照這個特點進行監管,是發揮各部門的優勢,既體現相互分工,又能夠實現綜合協調。不過這樣一來,部門職能就會出現重疊和空白的情況。”陳嘯宏說,“為了避免重復和空白,我們整個的執法監督過程一定是要公開透明的。這部法律的一大特點是實行問責制,明確了各職能部門綜合管理和分段管理中的責任。”
該法第五條規定:“縣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的工作機制。”
“把權力和責任更明確到地方,要求地方政府作為重點工作來進行監管,這樣一來對加強地方政府的責任心比以往任何時間都要強了。”姜微波說,“由于地方政府不承擔直接責任,導致了地方保護主義的出現。而且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地方政府可能不愿意配合相關部門的檢查,甚至起到阻礙作用。因此,明確地方政府監管的主導地位,對于食品安全體系的完善將起到極大的推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