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還是三聚氰酸 美檢出問題奶粉新物質
本報記者 覃羿彬
擾攘至今的乳業三聚氰胺問題,又引來了公眾的質疑。繼三聚氰胺之后,一種名叫三聚氰酸的物質浮出水面,與學界對三聚氰胺的負作用一致認可不同,各界對三聚氰酸的危害性尚沒有統一的認識,這更加劇了消費者的擔心。
11月28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公布最新的國產嬰兒配方奶粉測試結果,顯示美贊臣、雀巢的兩款產品出現問題,而雅培則在自查中發現產品含有微量的三聚氰胺。令公眾不安的是在美贊臣的問題產品中發現的三聚氰酸。這個與三聚氰胺僅有一字之差的化學物質,成為眾矢之的。
香港立法會議員李國麟為此公開呼吁政府,增加對三聚氰酸的檢測,因為這種物質一旦與三聚氰胺發生化學反映,就會產生不溶于水的結晶,也就是結石。但是,香港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認為“無須對這一發現感到不安”。梁家騮12月1日對本報如是回應,“這種物質,不可能單獨存在,因為生產三聚氰胺的過程,不可避免地產生三聚氰酸,理論上,檢驗出含有三聚氰胺,也就意味著應該亦含有三聚氰酸。”
根據FDA于11月28日發布的報告,雀巢GoodStart強化補鐵嬰兒奶粉樣本,在兩次檢測中被發現含微量三聚氰胺,含量分別為0.137ppm和0.140ppm。同時,美贊臣Enfamil補鐵嬰兒奶粉樣本,則在3次檢測中被發現含微量的三聚氰胺衍生物——三聚氰酸,含量分別為0.247ppm、0.245ppm和0.249ppm。由于美贊臣、雀巢和雅培占據了90%的美國奶粉市場,這一事件隨即引來廣泛關注,其中,三聚氰酸這一新發現物質,更是焦點所在。
對于該物質,有奶業專家反饋稱此前并不了解,婉拒對其進行評論。
在維基百科上,對三聚氰酸的解釋為,是“1,3,5-三嗪-2,4,6-三羥基為一化學式為(CNOH)3的分子。如同其它工業用途的化學物質,這三嗪也有許多結構類似的物質。這種白色無味的固體被用作漂白水、殺菌劑或是除草劑的成分或原料。1997年,全球產量超過1.6億公斤。”在百度百科上,對該物質的解釋,則為飼料常見添加物。該百科指三聚氰酸系由尿素聚合而得,并稱“反芻類動物可消化三聚氰酸,因此被廣泛添加到動物飼料中。FDA規定了最高含量,三聚氰酸+三縮脲<30%”。
梁家騮對此的解釋是,該物質其實并非大家所想的,是一種新發現的能導致結石發生的物質三聚氰酸是生產三聚氰胺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副產品,三聚氰胺本身是低毒性的物質,此前也已經被指出大部分可以經由成年人的正常代謝排除,但是,一旦三聚氰胺遇上三聚氰酸,就會形成無法溶解的氰尿酸三聚氰胺,從而造成結石。
“由于這兩種物質其實會在生產過程中同時存在,基本上可以確定,含有三聚氰胺的問題產品,也應該含有三聚氰酸。因此,對于是否需要單獨再對三聚氰酸進行檢測,我所說的其實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梁家騮說。他的說法與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岳的說法不謀而合。后者在回應本文開頭的李國麟議員的建議時指出,現時政府的檢驗程序已足以檢驗出三聚氰酸等物質。
然而,對于美國公眾而言,有關的解釋無法打消其不安。美贊臣的新聞發言人Pete Paradossi承認,其接到成千上百對當前情況感到迷惑的母親們的來電。而非贏利的美國消費者維權組織“消費者聯盟”,則已經呼吁FDA對所有問題奶粉進行召回。為此,美聯社稱有大型奶粉生產商對FDA的表態感到不滿。在公布上述檢測結果后,FDA一再強調有關產品的三聚氰胺含量非常低,不至于影響食用安全,但同時又稱,無法確定究竟何種含量水平的三聚氰胺方能避免對公眾健康造成損害。新發現的三聚氰酸,顯然無助于明朗化目前混亂的信息傳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