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鹿奶粉事件以來,我國的食品安全風波此起彼伏。每曝光一個就必然涉及千家萬戶,涉及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如何讓食品安全問題得到真正的保障,需要反思的不止是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的良心,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體系存在的諸多漏洞。針對此,記者專訪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
以下是專訪實錄: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存在應改變現有環節式管理制度
主持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為什么突然間變得如此多?
羅云波:實際上安全問題一直都不是說今天才存在的,而且可以說以前比現在還要嚴重。
以前集體中毒的事件可能大家都不太知道,都不報道。從總體上來講,最近食品安全在不斷好轉而不是在惡化。但是由于報道多了,大家有一個錯覺,好像食品安全問題最近很多。原因就是第一是大家關注點高,第二媒體透明度高,尤其是網絡時代,有一點事情消費者就馬上會知道了。從歷年發改委、衛生部、質檢總局、農業部等部門的統計數字來看,其實食品不安全的事件還是在逐年減少。
主持人:這些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反復被提出,但是都是問題出現一個解決一個,或者只是解決了表面上的問題,為何始終不能從根本上解決?
羅云波:最近屢屢爆發的食品安全問題,開始考驗我們的監管。由于“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我們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在整個環節中有斷裂的地方。我國的食品監管方式是按照環節分段管理的,各個部門管其中一部分,這就容易出現環與環之間的脫節,出現灰色區域,出現盲點等等,說白了就是我們的管理體制當中有責任不清的地方。
食品安全為什么屢屢出現,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首先消費者要明白食品安全出現問題不是哪個國家獨有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另外我們國家低層次的安全事件多,違法亂紀和制假販假占了多數,國民的素質受經濟發展制約。如果說食品安全要根本好轉,一方面要各方面改革的力度,包括管理層面的、溝通層面的等等,最重要的是要通過發展經濟來提高全民族的素質這樣的方法去管,才能夠使食品安全真正能夠取得更多更好的進步。因為從國外的發展來看,都有“群魔亂舞”的時候,美國經濟發展也有一個“群魔亂舞”的時候,通過提高經濟,發展全民族的素質,曝露出問題我們就想辦法去糾正,這是目前要做的一些工作。
效仿美國日本采取幾個部門分類管理建協調機制
主持人:具體來說“三鹿奶粉事件”除了奶站這個環節監管不到位出了問題外,是否還有價格方面的原因?
羅云波:是。我們的價格政策上也有問題。比如市場上國家規定的奶價很低,有時候賣得比一些名貴礦泉水還便宜。工廠生產一定要利潤,那工廠的利潤從哪兒來?那就只能是壓低收購農民牛奶的價格。農民怎么辦?沒錢給牛吃有營養的好飼料,產出的奶里面蛋白質含量就達不到國家的要求。一些人才開始動歪腦筋,加三聚氰氨提高蛋白質的檢測值。
主持人:政府制定這個限價的原因何在?
羅云波:因為政府要防止CPI增長,物價上漲的話消費者就會產生抱怨情緒,然而控制住CPI了,奶的價格就上不去,這樣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生產者追求利潤制假販假。
而且說實話,“全民一人一天一斤奶”的提法也不正確。那是一個理想的情況。如果真的按照牛奶生產的價格來賣,不能保證每人都喝上奶。所以是不是可以讓部分人先喝起來,就像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樣,用市場價格來保證企業的利潤,用價格杠桿來調節供求關系,從而保證奶源的安全。另外,保證奶源的安全,政府給農民給企業補貼也可以解決。
主持人:我國能不能通過建立一個有效的食品監督與管理系統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羅云波:國際上的監管模式有幾種,一種是單一部門的管理,把食品安全的所有問題由一個部門來解決管理,這個部門全全負責食品安全,出了事情就是這個部門負責,不會出現環節之間的斷裂。還有一種就是分多部門來管理,集中在少數幾個主要的部門,比如說衛生、農業等等少數幾個部門。
另外管理的方式和模式上面可以采取分類別、分品種進行管理。美國是多部門的管理,但是它是按品種分類管理的。比如農產品這塊由農業部負責,奶制品屬于農產品,出了問題就找農業部。對于進出口的食品由美國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來管。水是由環境署來管理。按照種類分類管理,比較清晰,如果把一個商品的生產流通割裂分成很多段就會有問題,比如豬在地里養的時候歸農業部管,殺豬的時候是質檢部門管,到商場銷售又由工商部門管,我國就是這樣分環節分段管理,把責任也割裂開來了。我希望未來的《食品安全法》要在這方面對監管體制進行改革。
我們很多部門在管,另外還要效仿美國日本建立非常好的協調機制。美國有一個“總統食品安全委員會”平常研究國家大的食品安全國家戰略,當各個部門出現問題的時候專門負責具體協調或仲裁。日本也是多部門在管,但是它有“內閣總理大臣食品安全委員會”,職責一樣。
現在《食品安全法》里面有一些觀念,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是食品生產者,要讓生產者知道食品生產加工是一個道德良心行業,就要提道德的準入門檻,這個是很重要的。有些人蓄意造假販假罪大惡極,但是那些農民文化低,他不知道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人家說你放點兒洗衣粉在油條里,就起到明礬的作用,他就真的這樣做,他不知法也不知道什么會違法,這類人是很可悲的。生產者素質要提高,這個都是我們以后要做的工作。
應成立國家舉報制度使潛規則及時被揭發
主持人:食品行業是否存在著“潛規則”?政府在監管食品行業的時候,應當起什么樣的作用?
羅云波:這個所謂的潛規則行業內肯定有人知道。
其它行業有沒有潛規則我不敢枉自評論,但是至少在奶粉事件上,這個“潛規則”大家都知道,三鹿奶粉的事情行業內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沒有人舉報。所以我覺得應該成立一個國家舉報制度,直接向國家的有關部門直接舉報,而不是向地方舉報。因為向地方舉報的話有可能就被地方保護“擺平”了,一旦查實這個事情一定要重獎。重獎到這個人這一輩子基本可以不用再工作了。如果三鹿奶粉半年以前有人舉報的話,即使給他一千萬也比現在國家損失了上百億強。
“國家舉報制度”使得懂得潛規則的人他能夠站出來舉報。他出來舉報最有針對性而且最能夠把這些事情捅出來,但是要有利益驅動。這樣在監管的效率和監管的成本上面都會降低,而且還會有一個威懾力,大家都不敢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