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豐臺區岳各莊市場一家豆腐商戶因違反規定免費提供超薄塑料袋,被豐臺區工商分局開出罰單。這是“限塑令”實施后北京市開出的首張罰單,但由于缺乏對違規行為取證和責任認定的具體辦法和細則,罰款的金額目前還沒有定論。北京市工商部門呼吁,相關部門盡快出臺明確的執法管理細則。
北京市豐臺區工商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現在明確了該商戶行為違法,但由于缺乏明確的執法依據和處罰條例,對商戶的具體罰款數額和對市場管理方的處罰還在商討之中。按照《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商品零售場所的經營者向消費者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工商部門可視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集貿市場等開辦單位也需承擔相應責任。
“‘視情節處罰’和‘相應責任’難以把握”,豐臺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商戶免費提供塑料袋的調查取證也比較困難,目前,只能更多與市場管理方合作加強對商戶的宣傳管理。
據悉,目前各超市均免費提供塑料連卷袋用于盛裝食品,但集貿市場、菜市場塑料袋收費的范圍卻沒有明確的規定。集貿市場的相關人士表示,免費提供合格塑料袋會增加商戶的成本,如果直接將這部分成本轉移至消費者,商戶可能流失部分客流。這也是農貿市場難以實行“限塑令”的原因之一。
“我們會將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上級部門反映,希望相關部門能出臺更加具體的規定”,北京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