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食品發放沒有以前數量大、時間緊了,但是夏天溫度高,一些食品一旦過了保質期很容易壞掉,我們必須認真檢查。” 6月4日,四川綿竹市質監局副局長譚強介紹說。
穿過悶熱的街道,譚強帶領稽查隊的3個同事開始了每天例行的捐贈食品質量安全及管理情況檢查。在綿竹市二號立交橋市民物資發放登記點,他們拆開部分食品的包裝箱,認真查看生產日期,并記錄下今天運到捐贈點的食品名稱、數量、是否存在問題和處置情況。
“最開始幾天發放食品物資的時候,沒有考慮到有些食品的保質期短,發現這個問題后,我們及時跟市政府報告。后來各個物資發放點都很注意先發保質期短的食品。”譚強告訴記者。
在遵道鎮政府,負責物資發放的伍永方表示,該鎮物資的接收、發放過程都有質監部門的全程跟蹤服務,他們覺得很放心,不用擔心食品出什么問題。綿竹市質監局的工作人員在對當天的物資進行檢查登記后,還送給伍永方一份該局制作的“溫馨提示”,內容是如何加強食品管理。
在劍南鎮的迎祥社區,負責發放食品的陳曉華表示,他們發現了“三無”食品,正在和質監局工作人員聯系。經查有10箱玉米汁罐頭可能存在質量隱患,這種白鐵皮罐頭上,既沒有廠名廠址,也沒有生產日期,更沒有QS標志。譚強立即帶領工作人員對飲料來源進行追查,并對10箱飲料進行了封存抽樣。
據了解,綿竹市受災群眾安置點大的有30多個,人數在1000人到8000人不等,小的有200多個,人數在幾十人到數百人。為確保安置點發放的食品安全,綿竹市質監局劃分區域,基本上每天都要巡查一遍。雖然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可以確保受災群眾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大家都說辛苦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