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全國各大中城市的一些飯店出現了一種用塑料薄膜包著的餐具,這種由專業消毒單位租給飯店使用的集中消毒餐具,在迅速推廣的同時也飽受爭議。有消費者認為從食品安全角度看這是一件好事,并把它稱為"放心碗",然而也有許多人對商家把餐具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或者強制使用這種集中消費餐具的行為提出質疑,并對不時查處的一些在集中消毒餐具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不規范問題表示出了擔憂。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集中消毒餐具"的發展目前正站在一個尷尬的十字路口上。
"放心碗"日趨走俏
一層塑料薄膜,里面包著碗、碟、勺、杯子等餐具,這種由專業消毒清洗公司提供的被大家稱呼為"放心碗"的"集中消毒餐具"在餐飲行業逐漸流行起來。
今年3月,為杜絕餐(飲)具不潔引發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保證市民在餐飲單位用餐時使用潔凈衛生的放心餐(飲)具,長春市開始開展"放心碗工程"活動,并制定《長春市公共餐(飲)具消毒衛生要求》。《要求》規定,長春市衛生局將建立餐(飲)具清洗消毒單位檔案;對餐飲單位的公共餐具清潔消毒進行整治,未經消毒或消毒效果達不到衛生要求的餐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具備公共餐具自行消毒條件的單位及流動飲食攤點,必須使用符合衛生要求的公共餐具集中消毒企業的消毒餐具。
據了解,許多城市衛生局出于飲食衛生考慮也都先后出臺了類似的規定,要求飯店使用的餐具要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這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這種集中消毒餐具的推廣。繼武漢市開始啟用"放心碗"之后,為了保證用餐者在餐飲單位能使用潔凈衛生的放心餐具,廣州、銀川、貴陽、桂林、長沙等多個大中城市也相繼開始推廣這種放心碗式的集中消毒餐具。
這種餐具由專門的消毒公司負責消毒、清潔,一方面解決了飯店擔心餐具衛生不達標的后顧之憂,能讓消費者放心。另一方面省去了飯店大量的清洗工作,節省了人力和水電費,飯店自然樂意接受這種新式的餐具。
隨著"集中消毒餐具"模式的推廣和普及,餐具集中消毒清洗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開始發展。各路商家也看到了此中的利潤空間和蘊含的巨大商機,都爭相分一杯羹。
消費糾紛頻起"放心碗"讓人不放心
這種本意在于既方便商家,又讓消費者放心飲食的"集中消毒餐具",在幾乎所有已經出現放心碗的城市都出現了多種不同的聲音,甚至引起了消費糾紛,遭遇到被消費者訴至法庭的尷尬。
造成這種尷尬的原因是本可以自愿選擇的"放心碗"卻被很多餐廳變成霸王條款,根本不給消費者選擇的機會,并且是收費使用,消費者只能被動無奈地接受。
"一看到‘集中消毒餐具’我就鬧心。盡管初衷是為消費者健康著想。但去很多飯店就餐要是不使‘集中消毒餐具’就沒有餐具可使。讓人沒有選擇權利,這不是霸王條款嗎?"在吉林省長春市一所學校當老師的王新宇氣憤地告訴記者。
記者走訪了長春市和沈陽市幾家中型餐廳,發現這里的餐廳也幾乎全部在使用"集中消毒餐具",價格從一元到三元不等。當記者提出不使用"集中消毒餐具"時,一些餐廳表示,由于碗、碟、杯子等都是由集中消毒餐具公司提供的,因此飯店只能提供一次性筷子,卻不能提供其他餐具。
沈陽市居民劉誠也說:"不是這一兩塊錢的問題,主要是感覺很不好,餐具衛生是飯店分內的事兒,本來就應該免費提供,即使不免費使用,消費者也應該有權選擇使用普通餐具還是集中消毒餐具。"
那么,為什么許多飯店都愿意使用這種"集中消毒餐具"呢?一些消費者認為主要是因為多數飯店把這種集中消毒餐具變成了"付費消毒餐具",使飯店和消毒公司都有利可圖。
據了解,一般做集中消毒清洗的公司提供給餐廳的每套餐具價格在0.7至0.8元左右,而餐廳賣給顧客則最少要一元錢,餐廳既掙了差價,增加了一些收入,又省了洗碗的工序和成本,無需自己添置碗碟等餐具。
面對"集中消毒餐具"這種"順理成章"地變身為"付費消毒餐具"的做法。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郭國慶的態度比較堅決,他認為,當前餐飲服務業盛行的這種"付費消毒餐具"經營行為既不合理又不合法,應該予以堅決取締。
郭國慶說,自從"付費消毒餐具"流行以來,社會上反響不一,總的來講質疑的多贊同的少。因為涉及金額有限,大多消費者并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計較,也就認了。但認了并不等于同意,金額小并不等于事情小。
郭國慶認為,一方面,餐館收取"消毒餐具使用費"屬于強制推銷,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的權利。難道消費者不使用"付費消毒碗筷",碗筷就可以不消毒嗎?而"付費消毒碗筷"實際上把消費者置于一種不得不選擇使用的消費環境中,是一種違背消費者意愿的、不道德的經營行為。
另一方面,餐館收取"消毒餐具使用費"破壞了服務業的潛規則,屬于轉嫁經營成本行為,對餐飲服務業的長期發展存在負面影響。此舉對餐飲企業的利潤貢獻并沒有多大,卻背了一個"變相亂收費"和"強制消費"的壞名聲,從長遠看,無論對企業發展還是對行業發展來說,都是得不償失的。
可見,人們反對的不是"放心碗"本身,而是質疑餐飲單位收取消毒餐具使用費的做法。
"放心碗"該何去何從
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反對付費消毒餐具的出現,"用放心碗圖的就是個放心,到飯店吃飯誰也不差那一元兩元的,與自己健康相比,這錢還是值得花的。"大學生何丹愉說。
現在看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群眾對公共衛生尤其是餐飲單位的衛生狀況的要求日益提高。集中消毒餐具的產生和存在有其合理性,并將逐漸普及,這是可以預見的事實。那么,該如何給"放心碗"似的"集中消毒餐具"一個合理合法且令人放心的出路?
東北師范大學旅游管理系教師智利疆認為,把消毒餐具的費用全部轉嫁給消費者的做法固然有其不妥之處,但現在確實有一部分中小型餐飲單位暫無能力提供完全符合衛生要求的餐具,如若完全免費提供這種"集中消毒餐具",有可能增加這些小本經營的飯店的成本負擔,從而把小餐館推向一些非法從事消毒清洗工作的"黑"作坊。
記者調查了解到,對于是否使用"放心碗",除了尚在觀望的飯店外,還有一些飯店提供了兩類餐具讓消費者進行選擇,即既可以選擇飯店提供的免費餐具,也可以選擇"集中消毒餐具",但是要付費。
長春市消費者協會一位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使用"集中消毒餐具"盡管健康又衛生,但讓消費者接受應有個過程。餐廳變相地強制顧客使用"集中消毒餐具"的做法是不妥的。長春市政府下發的《關于規范餐(飲)具消毒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消費者有權選擇不使用集中消毒的餐具。
對于集中消毒餐具是否應該收取費用的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提出餐飲企業向消費者提供安全、衛生的就餐環境和餐具等配套服務,不應另行收費。上海、沈陽等地的消費者權益保障組織近期先后明確表示:收取"碗筷消毒費"違反我國《消費者權益法》中的相關規定。消費者有權拒付,并可到相關部門投訴。
還有的專家認為應該細化餐具使用規定,以防止消費糾紛。同時建議,餐館最好變強制使用為可選擇使用,這樣既有利于集中消毒餐具的普及,提高我國用餐衛生水平,又不會使消費者產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