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地震災區,恐怕難以體會到“水,生命之源”這句話的深意———在地震災區,基本沒有大口喝水的人,很多時候,喝一口水前還要仔細想想,到底有沒有必要喝。
相對來說,成都的情況則要好些,記者昨天上午在成都的幾家大超市看到,雖然買水的人著實不少,幾乎是論“車”買,但總體來說水和食品還是有保障的,而且水價也沒有上漲。不過,目前在地震重災區內,水的供應仍然非常緊張。
航空食品全部打包帶走
“帶那么多水,你是要去四川吧?”5月14日晚記者在浦東機場打包時,工作人員看到行李中裝滿了礦泉水瓶后這樣問道。出發之前,所有親朋好友反復叮囑,一定要多帶吃的喝的,尤其是水。記者當晚跟隨上海地震局專家進川時,也看到他們的行囊里裝滿了一瓶瓶的礦泉水。
14日晚10點半左右,由上海飛往成都的航班上,當空姐發放航空食品時,機上絕大部分人打開包后都是先喝水,把里面的一杯100毫升裝的純水喝完,然后把面包和蛋糕都拿出來放在自己隨身的包里。也有的乘客拆都不拆,直接放進包里。當空姐推車來送水時,許多人又額外要了好幾杯這種100毫升裝的水。
成都超市礦泉水論“車”買
15日上午,記者在成都許多超市看到,無論是大超市還是小的雜貨店,瓶裝水供應都是比較充足的,而且難能可貴的是,許多超市的礦泉水不但沒漲價,反而還在降價促銷。
在一家“好又多”超市,記者看到很多人在買瓶裝水,而且他們都是以裝滿整輛超市的手推車為標準。一個年輕人告訴記者,盡管他看到各家超市里的水還是挺多,也沒漲價,但有備無患,還是多買點好。即便買的人很多,但超市的貨架上水并不缺乏。
“救援水”已運往災區
與成都市區水量充足不同的是,重災區的水供應依然十分緊張。一位5月14日就到達德陽的上海醫務人員說,他們所有的飲水和食品都是自帶的,每人帶5天的量,不過,為了保證能多工作一段時間,他們每天只喝兩瓶水。在德陽,各地支援的食品和水已經陸續運抵,災民已經可以喝到礦泉水了。在各地源源不斷運水到災區的同時,記者在成都看到,許多市民自發買了大量的瓶裝水運到災區。在一家超市門口,一個中年人正在把手推車上一摞摞的礦泉水裝到自己的車上,他邊裝邊說,聽說成都到都江堰的公路已經通了,他趕緊到超市買了約一百瓶水,立刻開車送到那里給災民和救援人員。(徐運 四川成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