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京城最具爆炸性的新聞莫過于“福壽螺事件”。8月8日,北京一家報紙刊出小幅文章稱,位于黃寺大街的一家酒樓銷售含有廣州管圓線蟲的螺肉,并導致多位食客感染寄生蟲,情形較嚴重,已住院治療。10天后的8月18日,京城各大報紙幾乎都在頭版頭條曝出了事件內幕——含有廣州管圓線蟲的螺肉來自北京蜀國演義酒樓。酒樓董事長瞿傳剛在第一時間得知消息后傻了,他明確表示,作為此次事件的責任人,不會逃避責任,即使傾家蕩產,也要將賠付進行到底。
事隔4個月后,在瞿傳剛接到北京市衛生局行政處罰41萬元通知之際,本刊記者采訪了瞿傳剛。據他介紹,行政處罰的通知雖然下來了,但對“福壽螺事件”的賠付還在進行中。
2006年8月18日,周五。早上7點,剛剛起床的瞿傳剛收到朋友發來的一條令他莫名其妙的短信:趕緊看看今天的報紙!他突然預感有什么事情發生,馬上來到報攤一看,傻眼了。北京各大報紙幾乎都在頭版頭條刊登了“福壽螺事件”,而肇事酒樓就是他的蜀國演義!
片刻慌亂過后,瞿傳剛調整心緒拿起了電話,立即通知勁松店和黃寺店的負責人到旗艦店開緊急會議,討論下一步該怎么辦。
當時瞿傳剛得到的消息就是已經有30多人住院了,還有多少顧客在蜀國演義吃過被廣州管圓線蟲污染的螺肉目前還不得知,后果無法預料。有的負責人說先停止營業,回避一下顧客和媒體;有的則認為看看情況再說。
激烈的討論過后,瞿傳剛一人回到了辦公室,思考了良久……
“將賠付進行到底”
一小時,對于當時的瞿傳剛來說就是煎熬,他沒有太多的考慮時間,在那個封閉的辦公室里做出了決定:留下來,面對眼前的一切——不能讓苦心經營的蜀國演義品牌就此煙消云散,更不能對不起那些無辜的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的消費者。
做出決定后的瞿傳剛立即召開酒樓管理人員會議,成立“福壽螺事件調查小組”,要求小組成員必須無條件全力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調查取證工作,任何人在此期間不得請假,不得休息;以最快的速度去了解染病顧客的數量和基本情況,并趕赴各大醫院尋找、看望住院患者。
8月18日中午,瞿傳剛率領小組成員,帶著鮮花和水果來到北京友誼醫院和協和醫院對患者進行探視,表達了歉意并承諾:酒樓會對此事負責到底。隨后他把自己的名片送到每位患者手中,希望患者有什么要求及時與他聯系。
當瞿傳剛看望完最后一個患者,回到辦公室已經是次日凌晨2點了,他和小組成員沒有顧上休息,一起商討制定了緊急預案:從8月19日開始,酒樓派專人專車對住院患者全天候監護,為患者解決實際困難;安排專人聯系自5月中旬至8月8日在蜀國演義兩家店所有記錄在冊的訂餐顧客和食用過涼拌螺肉的顧客,了解他們身體是否出現異常;酒樓在顯著位置和每張餐桌設置特別提示,凡在此用過螺肉的顧客,身體如有不適,酒樓派專人送醫院檢查;開通24小時咨詢電話,派專人解答顧客相關咨詢,以減少顧客的擔憂。
8月23日,瞿傳剛召開媒體肯談會,通過北京各大媒體向廣大消費者道歉,說明事件起因與過程,表明自己的態度:即使傾家蕩產,也要將賠付進行到底。
8月28日, 瞿傳剛將第一批賠付款交到患者手中;8月29日,“福壽螺事件調查小組”成員護送第一批患者出院并為其結清了治療(包括誤診費)費用。
“再窮也不能賣孩子”
在這次“福壽螺事件”中,自6月24日至9月24日,北京市共接到臨床診斷報告廣州管圓線蟲病160例。全部病例中,住院者100人,重癥病例25人,中癥病例53人。這是北京多年來較為嚴重的公共食品安全事件。事件被曝光后的前兩個月,蜀國演義的兩家酒樓幾乎沒有了顧客,冷清得讓瞿傳剛心寒,每月的直接損失就達140多萬元。加之賠付患者的治療費(其中有一個較重患者一人的治療費就達7萬多元)和誤工費(賠付給GE大中華區總裁一人的誤工費高達8萬元)、行政處罰以及還在繼續賠付的精神損失費等,預計此次“福壽螺事件”損失將達1000萬元。
這樣高昂的賠付費用對于在北京剛剛起步的瞿傳剛來說,無疑是一場不可預知的災難,是一個相當沉重的包袱,幾近把他壓倒。有些精明的商家看到他的窘境和事件背后的商機,主動找他聯系“買店”。
國慶節前夕,一個香港大財團的負責人把瞿傳剛約到朝陽區女人街附近的一個咖啡館,開門見山地表示愿出1800萬元收購蜀國演義的兩家酒樓。
瞿傳剛懷著復雜的心情與這個香港老板談了3個小時,表示“再窮也不能賣孩子”。對方一次次拋出誘惑:只要同意賣,價錢可以再商量。瞿傳剛回絕了他。這個香港老板很不理解地說,以前我們出高價收購大陸出事的公司很多,你一個小小酒樓竟然拒絕了我……
此后不久,一個鄭州的餐飲老板又找到瞿傳剛,直接就要把50萬元的定金打到他的帳戶,條件只有一個:同意其在鄭州的較有規模的兩家酒店更名為“蜀國演義”,并一再對瞿傳剛表示,知道你缺錢,現在我的加盟是對你最好的幫助。瞿傳剛同樣拒絕了他。
對于瞿傳剛來說,蜀國演義就是他的“孩子”,賣了,舍不得,他不能做對不起當初與他一起來北京創業的兄弟姐妹和現在的400名員工;不賣,現在的處境確實有點“養”不起,沒完沒了的賠付還不知道何時到頭。
瞿傳剛說蜀國演義是他到北京“尋找痛苦”的結果。原本在內蒙古烏海市已有了幾家酒店的他,事業很紅火,在當地小有名氣。但他是個不甘現狀的人,為了做大做強餐飲品牌,2002年他帶著一班人馬來到北京創業。當時在六里橋附近創建了蜀國演義,生意剛剛紅火起來,就掉進房屋出租的糾紛之中,酒店被迫關門。為了能在北京生存下去,此后不久,他經過考察,又在朝陽區勁松附近再起爐灶重新開張。然而沒過多久,突如其來的“非典”使蜀國演義遭到重創。如今,剛剛在北京立住腳的蜀國演義,又被“福壽螺事件”拋向了深淵……
經過“福壽螺事件”的沖擊,瞿傳剛變得更加沉穩,站在道義與責任的立場,他抵住了那些“好心人”給的誘惑。他說,一個中國企業面對突發事件,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不能像有些跨國公司那樣,出了事還百般抵賴。自己作為這次事件的“元兇”,不會逃避責任,決不做對不起廣大消費者的事情,更不能辜負那些關注這次事件的社會各界人士!
“這次雷得有點委屈”
“福壽螺事件”發生后,北京烹飪協會一位負責人曾說,蜀國演義遭遇了北京餐飲業有史以來的最大災難,表面看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希望蜀國演義抓住這次不幸的機遇,為餐飲業敢于站出來承擔責任而做出表率。
瞿傳剛認為自己是“雷手”,但“這次雷得有點委屈”。之前自己并不知道福壽螺會被感染寄生蟲,也沒有相關部門對酒樓加以提醒。
蜀國演義黃寺店是在2006年5月中旬為配合新菜品的推出,開始使用小海螺試做涼菜。投入試銷后顧客反映良好,之后開始在兩家店銷售涼拌螺肉。涼拌螺肉的加工過程是將帶殼的海螺入鍋在沸水中煮20分鐘,再放入涼水中浸涼,然后進入粗加工間退殼,挑出螺肉。在銷售過程中,由于海螺大小不一,每餐都有顧客投訴。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涼菜廚師和負責人商議,改用大小較一致的田螺為涼拌螺肉的主原料。然而,因廚師對田螺加熱時間短,沒有殺滅部分田螺里含有的廣州管圓線蟲,導致了“福壽螺事件”的發生。
這次出事的螺產自廣西桂林,如果有關部門能加強對食品原料的監管,如果廚師有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識,也許就不會發生“福壽螺事件”。
瞿傳剛覺得自己有點委屈。但委屈歸委屈,責任歸責任,瞿傳剛用千萬大鈔買了一次沉痛的教訓。為了杜絕類似惡性食品事件的發生,日前蜀國演義與朝陽區商務局聯合建立了“餐飲原料監控室”,現已投付使用。目前到酒樓就餐的顧客可以到后堂參觀,并允許親自操作。同時,他希望通過政府出面,聯合北京各大中型餐飲企業與上游原料基地聯合,組織監控隊伍,定期對原料基地抽查,以保證原料的品質。
“福壽螺事件”表明,食品安全是餐飲業的一把刀,無論生產原料的源頭還是終端的加工企業,都要嚴把質量關,稍有疏忽就要釀成大禍,而最無辜的還是廣大消費者。
繼“福壽螺事件”之后,“多寶魚事件”,“紅心鴨蛋事件”等食品安全問題如一陣陣颶風,席卷歲末的華夏大地,讓老百姓心驚膽戰,不得不發出這樣的質疑:如今我們還能吃什么?!這些食品安全事件為相關企業和有關部門敲響了警鐘:食品安全無小事,百姓健康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