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防止借豬肉漲價之機,銷售注水肉病害肉等
本報訊(記者 鮑穎)未經檢驗合格的豬肉不得入市銷售,嚴禁其他渠道豬肉進入市場。商務部、公安部、衛生部、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近日下發《關于加強肉品質量安全管理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嚴查豬肉市場出現的私屠濫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問題。
通知指出,近來各地生豬和豬肉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上漲,部分不法商販借機私屠濫宰、制售注水肉和病害肉,給廣大消費者肉品消費安全造成危害。
通知要求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對上市豬肉實行可追溯監管。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屠宰加工企業的監管,確保合格的肉品上市流通。公安機關要配合打擊私屠濫宰的行政執法活動,嚴厲查處阻礙依法執行公務的違法犯罪行為。
各級工商機關要加強對豬肉市場的監管,未經檢疫檢驗合格的豬肉一律不準進入市場銷售,從事豬肉銷售的市場、商場和超市,必須從合法規范的生豬屠宰企業進貨并簽訂協議,嚴禁其他渠道豬肉進入市場;凡發現在市場內銷售非定點屠宰企業的豬肉、未經檢疫的豬肉、病死豬肉、“高溫豬肉”、注水豬肉等不合格肉品的,要立即退市,并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其營業執照。
通知還強調,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賓館、飯店及集體食堂單位肉品原料的監管,依法查處采購和使用未經檢疫和非法屠宰肉品的行為。
根據通知,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強化對重大肉品安全事件的督察督辦,堅決防止一些地方借市場準入之名搞地方保護。確保所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肉品暢通無阻。
北京情況
北京10天搗毀6個私宰點
動物衛生監督所將加大檢疫力度;多家超市欲再漲價
昨日,記者從北京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獲悉,截至6月4日,全市共查扣未從指定道口進京或未經檢疫生豬肉、不符合規定動物產品11.5噸,疫區國家牛產品610公斤,搗毀私屠濫宰窩點6個。
從5月25日起,北京市啟動“五月行動”,開展動物及產品無疫安全專項整治。針對北京外來肉多的現狀,北京市動物衛生監督所一位負責人表示,近期,一套能全面監控進京動物產品的“網絡管理系統”將試運行。它能監控進京動物產品的數十個指標,包括貨主、來源地等。這套系統將與28個外地進京公路站點、3個鐵路站點和首都機場站點聯網,實現數據信息即時上傳。
“對于北京本地的動物產品,我們用套印檢疫標志塑料袋進行監管。”這位負責人稱。
記者昨日從北京多家超市了解到,豬肉的零售價格也將在幾天之后再次上漲。在北京的一家大型超市,普通的后臀尖豬肉已賣到12元一斤。
綜合本報記者林文龍《央視經濟新聞聯播》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