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特殊的國情,網絡監督在中國的作用,遠超出許多西方國家
本刊記者/龐清輝 文/李利君 高曉園
“述職報告掛上網后,我現在只要有時間,基本每30分鐘上網看一次評論。”中共湛江市霞山區委書記莊曉東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2010年8月26日上午,湛江市十位縣(市、區)委書記第三次向湛江市委述職述廉,不僅通過網絡、電視等媒體向社會直播,并且對外公開歷來是深藏不露、不為公眾所知的述職述廉報告全文。
未述職,先監督,網絡監督提前介入。從8月20日開始,10位縣(市、區)委書記的述職述廉報告已被掛到網上,接受網民的閱讀和評議。據統計,僅4天時間,網絡點擊量達910萬人次,跟帖量4萬多條。
中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馬馼此前就曾經對媒體表示,國家預防腐敗局高度重視網友提供的線索,每天安排專人進行匯總和歸納,對網友提供的線索經查證屬實的將及時處理。國家預防腐敗局網站剛開通一年,網友互動欄目點擊率已經超過460萬次,留言近15000條。
網絡監督、網絡反腐成為中國政治生活中的獨有名詞。發明互聯網的英國人柏納斯30年前只是想利用網絡傳送信息,肯定沒有想到網絡會這么普遍,自然更不會想到,他發明的互聯網,在中國正在成為監督、反腐利器。
“但是,無論網民們的聲勢多么大,也只能起到線索提供和輿論壓力作用,最終仍然需要紀檢監察機關和司法機關的介入才能進一步查清事實,追究責任。”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高新民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認為,說到底,網絡監督能否得到重視取決于各地黨政領導者和監督部門本身的重視程度。
縣委書記公開述職
自秦設郡縣以來,自古有“郡縣治則天下安”的說法。縣官歷來是橋梁,一頭是政策,一頭是人民。而郡縣之治,又與對縣、區委核心權力的監督息息相關。
“由于市級黨組織對縣、區委書記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了解多、遵守廉潔自律規定的情況了解少,大的工作了解多、小的工作和工作細節了解少,使市級黨組織對他們的監督往往失之于寬、失之于泛。但是,縣、區委班子成員對‘一把手’是否存在違反民主集中制的問題是心知肚明的,有關干部群眾對‘一把手’是否廉潔自律也是心中有數的。”中共湛江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張小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正因此,湛江一直努力創新縣、區委書記述職述廉的工作方法。
2010年,湛江市紀委在會議之前進行了充分的網絡預熱。在網民給縣、區委書記的評論中,既有對“網絡問政”的肯定或建議,也有尖銳的批評和沉重的“磚頭”,如一輪來自空軍的“地毯式轟炸”。
據統計,60%的網友支持公開述職述廉,20%提出具體工作建議,15%找差距,5%用比較尖刻的語言進行攻擊謾罵。“這說明網民的主體是理性的、善意的,網民是一支重要的監督力量。”張小剛說。
在電視直播的述職述廉中,個別“一把手”坦誠自己“公車私用、高標準接待等問題”,網友亦寬容以待:“這些問題,不是你一人的專利,你能拿出來說事,覺得你很誠懇。”
來自中央黨校政法部的教授、博導林 吉吉更是拿起話筒就問:“請問坡頭區委書記周車平先生,您報告中提到的新征土地,是建設用地還是耕地?或者說,其中有多少是耕地?”“請問赤坎區委書記陳志雄先生,你報告中提到對沙灣的改造,有沒有請當地村民舉行公開聽證?”
中紀委副部級專員、中國法學會廉政法制研究會會長戴儉明向記者肯定了述職者們的坦誠和這種制度創新的力量,也指出,有些“一把手”們還是講成績多了些,講不足少了些,對自我的剖析還應更深刻些。
“公開是最好的監督,更是對干部最好的保護。”中共湛江市市委書記陳耀光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其實,通過網絡和民眾互動已成不少地方官員的習慣動作,如張春賢任湖南省委書記時在春節期間發帖給網友拜年;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與網友一起“灌水”“拍磚”;上海市市長韓正就社會熱點話題與網友進行對話,“有問必答”;江西省委成立“問計辦”,由有關官員專門收集梳理網友的建言獻策。
“網絡監督在中國的作用,遠超出許多西方國家。”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高新民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在網絡時代,監督主體既有專職監督機構,也包括任何一個愿意參與到監督中的公民。”
網絡監督制度化
提起網絡反腐,人們更容易津津樂道:南京“天價煙”局長周久耕被免職;“一夫二妻”區委書記董鋒被曝光后半月成階下囚;深圳“猥褻女童”局長林嘉祥在網絡推動下被免去黨內外職務。近兩年網絡反腐、網絡監督的成功例子,可以列出長長的一串,腐敗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越來越無處藏匿。
“網絡監督能夠把某一個熱點問題推高,但是總會有逐漸淡化、不再成為熱點的過程,怎么保持常態的監督機制?”湛江市紀委宣教室主任李利君反問《中國新聞周刊》。
據李利君介紹,湛江市紀委近年來在確保網絡監督能夠形成長效機制方面做了很多嘗試。
“關鍵在于內外兩個聯合機制在發揮作用。”李利君介紹說,內部聯合機制,是指紀委與信訪、效能、糾風等部門建立專門通道,將論壇上實名揭示問題的帖子登記編號后,進入各職能部門的舉報投訴程序,由各職能部門按舉報投訴有關規定進行處理;處理結果由職能部門及時通知發帖者。
外部聯合機制是指與市內網站人氣指數較高、影響力較大的網站論壇,實行資源共享,即各大論壇內署實名的、具有揭示問題性質的帖子,統一由論壇工作人員轉交相關職能部門處理。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帖子不再出現在各大論壇上,避免負面效應擴大化;二是確保網友們的激化情緒能夠轉化成有效投訴,確保每件實名及有憑有據的反映問題帖‘件件有回音’。”李利君說,網絡監督、反腐還是要常態化、制度化,避免熱點被網絡炒作后,影響惡劣,而政府卻被網絡輿論牽制而喪失主動權。
不過有專家指出,刪除反映問題的帖子有損“言論自由”,當地紀委需要謹慎對待。
“網絡監督的發達,折射的是我們某些制度的不足。因此,不以少數人的意志和個人偏好為轉移,以制度化的方式,法律的方式,對網絡監督予以認可、規范、引導,都是必要的。”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高新民如此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