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貼士
兒童發燒不宜急于藥物退燒
北京兒童醫院呼吸內科專家胡儀吉介紹,兒童發燒不宜急于用藥物退燒。因為發燒是人體的一種防御性反應,退燒藥一般只能降低體溫,而不能消滅造成發燒的根本原因。體溫不超過38.5℃一般不要急于退熱,特別是沒有明確診斷之前。一般來說,當孩子體溫低于38.5℃時,最好是多喝開水,多休息,密切注意病情變化,或者應用物理降溫方法退熱,但如果發熱時間過長或發熱溫度過高(超過38.5℃),則必須使用退熱藥物進行必要的治療。
胡儀吉強調,退熱藥的服用需間隔4-6小時,24小時內用藥不超過4次,不宜頻繁服用。如果發熱時間過長或溫度過高,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
-疑點
商業競爭引“奪命藥”風波?
此番“尼美舒利”風波,源于去年11月26日在京舉辦的“北京兒童用藥安全國際論壇”。專家在會上對尼美舒利安全性的擔憂近期被央視曝光。
而近日,“尼美舒利”在國內產銷量最大的生產企業康芝藥業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將另一種兒童退熱常用藥“美林”的生產企業上海強生制藥有限公司訴至海南省工商局。
康芝藥業指上海強生就是上述兒童用藥安全國際論壇的贊助方,并在自己的官網上,打出禁用尼美舒利的標示,而強生目前主打的兒童退熱藥“美林”,主要成分是布洛芬。
康芝藥業還出具了強生產品網頁在今年2月14日前后的截圖,指強生是在自己起訴后才將“禁用”標示撤掉。
記者昨天未聯系到上海強生公司相關負責人。但據媒體報道,強生公司中國區新聞發言人呂晶表示,不清楚此事,需核實。但其也承認官網上確實出現過禁用“尼美舒利”標示的圖片。
康芝藥業稱,該事件是兒童退熱藥市場競爭激烈的一個映照。中國大部分制藥企業生產的兒童退熱藥都是以尼美舒利為成分,而國際制藥廠商的同類產品,主要是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為主要成分。國內藥品,也就是“尼美舒利”因價格合理,藥效比較明顯,目前占據著國內兒童退熱藥市場70%左右的份額,但由于此番不正當競爭事件引發的相關媒體炒作,已經導致尼美舒利在一些城市下架和醫院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