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都能搞掂麻煩事
“誰能想到,就一個電話,10分鐘內志愿者馬上到家!”家住福州市鼓樓區樂天泉巷21號7座301的謝依康說,水部街道為他家免費安裝呼叫系統并錄入了個人信息,一個電話能“搞掂”一切。
謝依康今年已經80歲高齡,是一位獨居老人,手腳不方便,無法打掃衛生。當天上午,服務中心呼叫網絡平臺傳來呼叫聲,電腦顯示屏中顯示出謝依康呼叫號碼和他個人相關信息資料。
工作人員根據顯示的電話號碼回撥,電話中傳來謝依康的請求:“我想請人來打掃衛生。”不到10分鐘,蓮宅社區保潔員劉大姐立即趕到謝依康家做衛生,并承諾定期上門為老人免費做衛生。
不同于社會上的一般居家養老機構,該中心與電信部門聯合開發建成了福州市首家老年人求助呼叫網絡平臺,實行24小時便捷服務。
求助呼叫網絡平臺由信息前臺和服務后臺組成。信息前臺就是呼叫中心,呼叫中心接到求助信息后,第一時間內通過呼叫平臺,把求助信息對應轉達給入網協作單位,協作單位對呼叫人立即展開救助和服務。服務后臺由110、120、119等緊急救援中心和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便民店、家政等300多家入網協作服務單位組成,接到服務后臺轉達的求助信息后,馬上派人上門履行服務承諾。
呼叫中心采取3班倒24小時值班,每班要詳細記錄中心處理緊急事件的全過程,并制訂出適合中心運作的處理方案。
6000名老人養老有依靠
據了解,水部街道轄區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6000多人,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水部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試水營業”后,將采取無償、低償、有償三種方式,全方位服務轄區老年人。對于轄區特困戶老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將免費上門服務,所產生的費用全部由政府埋單。對于個人月收入低于800元的老人,則采取低償服務,“因人而異”地收取一些費用補貼給服務人員。對于家庭經濟還不錯的老人,則實行有償服務,并參照公辦或民辦養老機構收費標準。
為服務好老年人,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將發揮網絡服務平臺的作用,除提供無償、低償、有償服務外,還和下設的五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通過“愛心免費卡”、“結伴通行卡”、“安全通道卡”、“低保義工服務隊”、“醫療義工服務隊”、“以老養老服務隊”、“青年義工服務隊”、“社區專職社工服務隊”共同為街道轄區老人提供服務。
水部街道副主任任鳳珠認為,進入“老齡化社會”以后,老人都去社會化養老機構是不現實的。而水部街道以發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核心作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為依托,社會化專業服務與非專業化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更是解決目前社會養老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
(責任編輯:侯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