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藥店儼然小超市 醬油、毛巾、紙巾、辣椒醬等生活用品都能刷醫保卡但不給小票
醫保部門委托銀行進行結算 賬戶只顯示消費金額卻無明細 醫保卡結算漏洞怎么堵
醫保卡能干啥?答案誰都知道:看病買藥。但日前記者接到讀者反映,在廣州的一些醫保定點藥店,只要一卡在手,醬油、毛巾、辣椒醬、牙刷牙膏,啥都能買,醫保卡成了“購物卡”。
“醫保卡也就一點錢,藥店里恰巧也有這些東西,不用掏現金,刷卡順手就買了。”剛參加工作兩年的羅小姐對記者坦言。雖然醫保部門禁止用醫保卡購買藥品以外的物品,目前持醫保卡到藥房購買“醬油”現象卻并不少見。記者調查發現,由于醫保金額的結算,是在一定周期內醫保部門委托相關銀行進行,而銀行部門對醫保賬戶金額只能顯示單次消費的總金額,而沒有具體消費明細,這就讓部分藥店鉆了空子,在醫保定點藥店購買日常用品,可以刷卡,但不給購物小票,這讓有關單位無從查處。 文/圖 記者李立志
記者調查
中山大道棠下金康大藥房
刷醫保卡買紙巾零食不開票據
中山大道棠下金康大藥房是個兼具超市功能的藥店。29日下午,記者來到這家藥店,其門口一臺陳設各種飲料的冰柜顯示了它的“與眾不同”。走進藥店一看,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擺設有各種零食和日用品的兩個貨架,品種繁多,價格與超市相差無幾。再往里,才是各種藥品專柜。
導購員很熱心地幫記者選藥,記者先挑選兩種藥品,一包創可貼,一盒達克寧,最后在一排藥品柜中間,記者發現竟然還有紙巾,“藥品可以刷醫保卡買,這個(紙巾)不清楚能不能?”導購員開始還遮遮掩掩,“去收銀臺問吧。”
結賬時記者遞上醫保卡。“紙巾不能刷。”收銀員表示,隨后記者表示沒帶現金紙巾不要了,收銀員遲疑了一下,接過卡就刷。但最后收銀員告訴記者一個總價,什么憑證都不給記者。
“醫保卡消費的小票沒有嗎?”記者提出疑問。
收銀員沒有抬頭回了一句:“這個沒有。”
可能見記者有疑問,收銀員將購物小票和銀行結算單給記者看了一眼,就收了回去。記者購買的十筒裝維達卷筒紙12元多,還比較便宜的。“這不是醫保范圍內的,不能給你。”店員低聲說。
中山八路濟和堂萬安分店
藥店賣醬油 刷卡沒問題
在中山八路的濟和堂藥店,記者也碰到同樣的情況。這家藥店有一排貨架擺滿了毛巾、牙刷牙膏、醬油、果醋、餅干,甚至還有辣椒醬等各種日常用品,差不多一小賣部了。“可以刷(醫保)卡。”導購員很明確地告訴記者。
記者隨后買了一瓶眼藥水,還拿了一瓶辣椒醬,還有一包食品。收銀時刷醫保卡非常順利,總計27元。不過最后收銀員也沒有小票給記者,只給一張銀行的結賬單,結賬單只有消費總金額。
隨后,記者走訪了市內多家藥店發現,如前兩家藥店,設有日用品專柜的不多見,但混合經營減肥茶、護膚品、養生食材等非藥類商品的比比皆是。雖然這些商品都不在醫保卡使用的范圍內,但不少藥店仍默許顧客刷醫保卡購買。
消費者爽快埋單:
藥店“引誘”加不用付現金
“藥店不務正業擺上這些日常用品,明擺著是引誘我們消費嘛!”記者采訪時了解到,不少人之所以選擇來藥店買非藥類商品,看中的是不用掏現金,方便。
家住中山八路的羅女士告訴記者,“我經常去附近的幾家藥店買點紙巾等日用品,因為能刷醫保卡,圖個方便。”羅女士的醫保卡賬戶平時買藥用不了那么多,存在卡里看不見、摸不著,也不能支取,她說換成實物比較“實惠”。
“很多藥店將經營范圍擴展到其他非藥類商品,優勢就在于可以默許刷醫保卡買單,不用付現金,再加上價格還比超市稍微便宜,不少人圖方便,一般會順手買一些日用品。主要是為了拉動銷售額應對現在藥店的激烈競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藥店工作人員說。“藥店的工作人員知道這樣做是違規的,為了避免處罰,他們不會向顧客開具列有明細的醫保結算單。”
藥店明知故犯:
交易記錄只有金額沒明細
“拿著醫保卡去藥店消費和拿著銀行卡去商場購物一樣,都是之后由銀行直接把錢劃撥到后者的賬戶上的,而不是由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其發卡銀行的交易明細單只能顯示該次交易的時間和總金額,而不能顯示交易的具體內容,加上醫保結算是由藥店定期向經辦機構申報結算,這中間就有空子可鉆。”一位業內人士透露。
記者按他所說,電話查詢了一下記者之前用醫保卡買日用品的交易明細。在通過了一系列的密碼驗證之后,發卡銀行的客服代表告訴記者,記者所報賬戶,確實能查詢到記者所稱的兩筆交易,但只能查詢到時間和總金額,至于消費地點和消費的具體明細,則沒有顯示。
“這與信用卡消費的對賬單差不多,只有單次消費總金額的記錄,至于具體交易的明細,只能憑消費小票才清楚了。”銀行的客服代表這樣告訴記者。
按《廣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試行辦法》的有關規定,醫保費用從參保人員個人醫療賬戶中劃扣的醫療費用,定期向指定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結算。屬于個人醫療賬戶資金支付的,由定點醫療機構或者定點零售藥店從參保人員的個人醫療賬戶中劃扣。業內人士說:“反正是藥店自己申請,具體明細不給消費者,只有自己知道,醫保局也沒辦法監管,他們總不能天天去藥店取證吧。”
醫保部門:
醫保卡買日用品
罰三千到一萬元
“在定點藥店用醫保卡刷卡買醬油、辣椒醬,這種行為肯定是違規的,只要發現將會按規定處罰。”廣州市醫保局相關工作人員回復記者稱。按相關規定,定點零售藥店“將不屬于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費用由醫療保險金或者參保人員個人醫療賬戶資金支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向其追回已支付的費用,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同時,可以處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行為情節嚴重或者責令限期改正仍不改正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取消其定點零售藥店的資格。”
藥店為競爭拉動銷售額而打擦邊球;普通市民圖便利,亂花醫保卡的救命錢;“那這些藥店能不能只賣藥呢?”有市民提出這樣的解決之道。
不過記者了解到,藥店主營藥品兼售其他商品,只要經過相關手續,確實沒有違犯我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這就為店家違法刷卡提供了便利。而且只要不把醫保結算單給消費者,醫保部門就查無實據,也就處罰不了了。顯然,這種現象的存在也暴露出醫保卡管理制度部分環節的某些缺陷。
但有關部門提醒,個人醫保賬戶的錢可以計息和繼承,參保者花“醫保卡”上的資金時,應為自身多想想,不要“占小便宜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