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2年上半年“鐵拳”行動成果顯著
2022-08-12 北京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總隊 點擊:次
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始終堅持首善標準,主動擔當作為,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場監管風險和壓力最大”的重點領域,堅持“辦大案、樹品牌”,持續深入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專項行動,并取得顯著成效。
截至6月底,全市“鐵拳”行動累計立案4728件,結案4134件,罰沒款1.14億元,移送司法機關8件。累計出動檢查人員92622人次,檢查主體數量78816個,開展行政約談、指導1349次,開展宣傳活動1053次、執法協作452次。
自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2022民生領域“鐵拳”行動以來,市市場監管局迅速行動,成立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印發《2022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實施方案》,系統分析2021年執法辦案情況、12345熱線群眾反映集中問題,在總局“食用油摻雜摻假”“食品非法添加”“油品質量違法和加油站作弊”“神醫神藥等虛假違法廣告”“醫美領域虛假宣傳”“翻新‘黑氣瓶’和劣質燃氣具”“超期未檢電梯”“面向未成年人無底線營銷”8個“規定動作”基礎上,結合首都實際,新增“虛假宣傳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生產銷售超薄塑料袋”“非法銷售改裝電動三四輪車、電動自行車”“校外培訓機構違法行為”4個“自選動作”。
精準重拳出擊 彰顯“利劍”作用
專項行動中,市市場監管部門精準重拳出擊、同向同步發力、查辦了一批重點案件,嚴懲了一批違法主體。聚焦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食品非法添加等與群眾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的關鍵領域,查辦并公布北京首捷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侵犯奧林匹克標志專用權案、北京丹福堂醫藥有限公司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案、中國輕工業品進出口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發布兒童漱口水違法廣告案、北京雙楓車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及非法添加金箔案等一批典型案件。
圍繞12個重點民生領域,查辦“非法銷售改裝電動三四輪車、電動自行車”“涉嫌使用過期的醫療器械核酸樣本保存液”等典型案件。開展“端午期間涉‘粽’商品執法檢查”“全市食品安全專項執法工作”等專項檢查行動,會同相關區局,對房山區的3家油品供應商和海淀、豐臺、朝陽等區的6家加油站開展油品質量聯合突擊執法檢查,實現執法效能最大化,形成市場監管執法全領域同頻共振。
執法人員開展油品質量檢查
執法人員查處涉嫌使用過期的醫療器械核酸樣本保存液案
執法人員查處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及非法添加金箔案
執法人員查處銷售不合格兒童服裝案
執法人員查處違規生產、銷售電動三四輪車行為
中高考期間,執法人員開展全市食品安全專項執法工作
拓寬宣傳渠道 打響“鐵拳”執法品牌
市市場監管部門堅持“打”“宣”結合,通過拓寬“線上+線下”媒介、暢通對內對外信息渠道、開展“互動沉浸式”宣傳等形式,開展全方位多形式立體化宣傳。通過法治日報、中國市場監管報、北京日報、新京報等中央、省級媒體對食品非法添加、超期未檢電梯、劣質燃氣具等2批次12件典型案例進行曝光,以及組織市區兩級執法人員錄制“鐵拳”行動直播訪談節目等形式,充分展示“鐵拳”案件查辦成效,持續釋放警示震懾效果,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有序的市場環境。
為全面提升“鐵拳”執法效能,市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建立完善市區所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加強跨部門執法協作、深化行刑銜接“北京經驗”等方式,不斷完善綜合執法體制機制,集中優勢兵力,確保每一次“鐵拳”精準出擊。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繼續貫徹落實總局部署,充分發揮綜合執法優勢,持續深入開展“鐵拳”行動,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集中力量,握指成拳,切實打出震懾和聲勢,持之以恒擦亮“鐵拳”品牌。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