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針對美國“炭疽”恐怖事件,采取緊急措施加強進境郵寄物、快件和旅客攜帶物檢疫工作。
●2002年,質檢總局、世界衛生組織及周邊國家代表召開了《國際傳染病疫情》信息研討會,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了國際傳染病疫情的通報。
●2003年,針對非典疫情,質檢部門及時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在工作中形成了“八項制度”、“五個到位”、“五個不漏”、“五個及時”的工作經驗,有效防止疫情傳出。
●2004年,妥善應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衛生條例(2005)》發布,質檢部門作為口岸衛生主管部門按照條例的有關要求積極推進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建設工作。
●2006年,質檢總局設立口岸反恐領導小組辦公室,完善了口岸反恐組織指揮體系和專家隊伍。
●2007年,在開展創建國際衛生機場的基礎上,率先開展創建國際衛生海港工作,受到世界衛生組織官員的肯定和贊揚,認為中國為世界其他國家實施新條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式和榜樣,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和借鑒。
●2008年,取消填報“入境健康申明卡”制度,有效提高了口岸通關效率。同年,成功開展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口岸衛生檢疫保障工作。
●2009年,面對國際上迅速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質檢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從嚴、從緊、從細采取口岸衛生檢疫措施,在“外堵輸入”的同時有效避免了對貿易的影響,取得了口岸防控工作的重大勝利,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社會公眾滿意度達到87%,為質檢事業書寫了光輝的一頁。
●2011年,針對日本核泄漏事件、德國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質檢部門反應迅速,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不同的工作措施,應對有效,處置妥當。《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