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花開富一方
江西靖安借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東風做大做強白茶產業
□ 本報記者 龔琛虎
自2012年6月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準江西省靖安白茶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來,近日,記者又從江西省質監局獲悉,該省有關專家在南昌對《地理標志產品 靖安白茶》地方標準進行了審查,靖安白茶自此駛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白茶產業是靖安農村經濟的重要產業。江西宜春市、靖安縣質監部門緊緊圍繞當地政府的經濟發展要求,積極開展靖安白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方標準制定工作。該標準發布后,將進一步提高靖安白茶品質,規范和促進靖安白茶產業發展,提高靖安白茶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樹立靖安白茶品牌。
據了解,靖安縣種植白茶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據民國24年江西年鑒記載,該縣有靖安白茶、靖安毛尖等。
靖安白茶產地主要在該縣的羅灣鄉、三爪侖鄉,其次在璪都鎮、中源鄉、寶峰鎮等地。據《靖安農業志》記載,靖安白茶屬江西省靖安縣羅灣鄉雙溪村九嶺山中的野生茶,為區別其他產區生產的白茶,而被生產者、消費者自然取名為靖安白茶。1989年8月,由該縣茶葉科技人員進行人工扦插、培育繁殖,隨后在靖安石境茶廠進行試種推廣,逐步向全縣擴大。到目前為止,全縣白茶面積已達到1000公頃。
由于靖安得天獨厚的土壤與生態環境因素,生產出的白茶經有關專家考察及檢測機構檢測,其在白化期氨基酸含量高達7%以上,是高檔綠茶的2~3倍,而在其他生化成分中,茶多酚含量卻處于最低,兒茶素組成、總氮水平、咖啡堿和水浸出物在不同時期含量基本無差異。由于白茶具有以上理化性狀,具有保肝、護腎、明目等功效,深受人們喜愛。因此,專家稱贊靖安白茶是世界上少有的優質茶葉之一,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近幾年來,靖安白茶產業發展迅猛,早在2006年,它被縣委、縣政府確立為主導產業,至今為止,靖安白茶產量達75000千克,總產值達1.2億元,農民人均來自白茶的純收入超過1000元,成為該縣農民增收的一個新亮點。2010年10月,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靖安“全國特色產茶縣”稱號。2006年其被列為全省重點產茶區、示范縣之一,同年靖安白茶被評為江西省名牌農產品,2009年又被評為江西省十大名茶。
據了解,靖安白茶經過多年的發展,到目前為止,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產值不斷增加;種植方式從庭院經濟到集體茶場,從國營開發到聯營開發,又到現在的個體開發;管理模式從最初的粗放型管理到現在的標準化管理操作,白茶品質及檔次逐漸提高。有多個企業生產的白茶產品通過中綠華夏的有機認證,目前全縣白茶正在逐漸向有機食品方向發展。
目前,有機靖安白茶商品價值高,市場行情一路看好,銷售價格在1500~2000元/千克,最高達到過5000元/千克。每年的茶葉在中秋節前就基本銷售一空,經濟效益顯著。
據介紹,發展靖安白茶是適應國際、國內茶業與食品工業發展方向,充分發揮靖安資源優勢,提升靖安產業層次,增強產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前景十分看好。靖安縣委、縣政府把白茶作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在2010年第八屆國際名茶評比中,由靖安三爪侖天涯山白茶專業合作社選送的天涯山白茶榮獲金獎,并同時獲得世界茶葉聯合會“世界佳茗”大獎。這是江西省此次參評獲得的最高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