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善中國特色質檢工作體系 做出新貢獻
——國家質檢總局部分司(局)今年工作思路檢索
今年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質檢系統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質檢工作體系,更加扎實有效地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質檢工作意義重大。自全國質檢工作會議召開后,國家質檢總局各司(局)為完善有中國特色的質檢工作體系,結合各自的實際,明確了目標任務,理清了工作思路。為此,本刊特對總局部分司(局)今年的工作思路進行了簡明扼要的概述,以供讀者檢索。
法規司:完善“兩個體系”
今年的質檢法制工作將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圍繞總局“十二字方針”,深入推進法治質檢建設,建立和完善有中國特色的質檢法治體系,全面提高全系統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完善以下兩個工作體系:
一是要完善中國特色質檢法律體系。科學制定立法計劃,加強質檢法律、法規、規章立法工作。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立法工作計劃,側重由注重立法數量向注重立法質量轉變,重點加強《計量法》、《標準化法》、《國境衛生檢疫法》、《設備監理條例》、《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條例》、《進出口食品安全條例》等法律、法規的修訂工作。重點加強食品領域、社會關注度高、反響強烈的領域、檢驗模式改革領域部門規章的制修訂工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質檢法規體系。
二是完善質量監管法治方式。堅持依法行政,牢固樹立質量法治理念,要運用法治方式、法律手段強化產品質量監管,解決質量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完善行政決策程序,推進規范執法、陽光執法,穩妥處理行政復議應訴案件。主要包括: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建立健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保障行政處罰裁量權的合法行使;積極推進行政復議工作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暢通復議渠道,保障復議工作基礎條件,健全完善復議工作程序制度;認真開展復議案件審理工作,積極應對行政訴訟案件;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開展行政許可項目及實施主體的梳理確認工作。大力推行“網上審批”,建立健全行政審批服務體系。
計量司:突破“三個重點”
今年,質檢系統計量工作者要抓住機遇,重點突破,乘勢而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能源計量工作的新突破,堅持不懈地提升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計量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深入研究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計量工作理論體系,開展中國計量發展歷史研究、相關計量專題研究,把中國特色的計量工作理論體系研究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質檢工作理論體系中研究;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計量事業的科學發展,把科學管理作為計量體系建設的最終目標。
2013年全國質檢系統計量工作要以民生計量、能源計量、安全計量為重點,積極探索,健全有中國特色的計量體系;建立健全計量管理制度,加強重點領域計量監管;轉變工作作風,樹立良好的計量形象。
監督司:構建“四大體系”
未來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質量監督將由“四大體系”支撐,分別為理論體系、制度體系、工作體系、保障體系。今年要以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產品質量監督體系為目標,加快構建、完善“四大體系”,充分發揮生產許可、監督抽查、機構監管等職能作用,全面提升質量監督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成效,切實維護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消費權益,努力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產品質量安全需求。
今年,全系統將突出重點產品,凝聚工作合力,培育示范項目,深入開展重點產品質量提升行動;大力推進工業企業產品質量和檢驗機構工作質量分類監管制度,啟動實施機動車安檢機構分類監管;嚴格許可證發證審批管理和證后監管,嚴格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強化監督檢查;加強風險分析研判,加快推進風險監控常態化建設,提高風險處置能力;開展工業生產項目質量準入評價試點工作,完善社會監督體系。
食品司:抓好“兩個落實”
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發展,食品安全形勢穩中趨好,但廣大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要求,社會各方面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敏感程度,都比過去有了很大提高,要求質監系統絲毫不能懈怠,必須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今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主要重點做好“兩抓、兩建、兩落實”。“兩抓”就是要狠抓風險排查和專項整治。對于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已知、未知的風險,必須加大力度排查;針對風險排查發現的重點問題,開展相應的專項整治,從根本上消除隱患,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兩建”就是要加強監管制度建設和技術保障能力建設。監管制度方面,總局做好頂層設計,各地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保證具體監管制度落實到位。“兩落實”就是要落實重點工作任務和領導責任。尤其要做好“兩節”至“兩會”這一階段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死守安全底線,對發現的風險和隱患及時果斷地進行處置。
今年國內食品生產安全的監管工作要加強企業質量保證制度建設,完善企業質量安全控制體系;要加強食品生產監管制度建設,完善監管制度體系;要加強食品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提升行業誠信自律水平。同時要加大食品安全風險排查、重點食品綜合治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工作力度。
執法司:推進“兩個行動”
執法打假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保持高壓的工作,假冒偽劣一天不除,執法打假一天不止。今年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嚴格執法打假,同制假售假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堅決斗爭。
從發展現狀、違法趨勢與隊伍自身等方面看,當前的執法打假形勢依然嚴峻。面對新的挑戰,要有“底線”意識、憂患意識、法治意識和服務意識。全系統將切實做好2013年的執法打假工作,始終保持執法打假的高壓態勢,認真抓好缺陷產品召回工作,切實加強長效機制建設。今年,主要著力推進“質檢利劍”行動和“雙打”專項行動,著力推進區域整治,加強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工作,完善執法稽查工作體系,進一步加大推進12365系統建設應用力度,狠抓執法稽查隊伍規范化建設。
科技司:注重“三個創新”
創新是質檢部門的優勢和生命。為了有效貫徹落實全國質檢工作會議精神,2013年全國質檢系統要真抓實干,不斷創新,深入推進科技質檢建設,注重以下“三個創新”:
一是注重觀念創新。觀念創新是一切創新的前提,是最大的創新、最難的創新、最具決定意義的創新。
二是注重管理創新。今年要完善技術機構分類分級動態監管機制,抓好基層技術機構能力建設工作,抓好科研創新工作,抓好技術機構建設頂層設計。
三是注重體制機制創新。今年推進體制機制改革試點示范。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穩步探索事業單位改革發展,著力解決制約科技創新與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鼓勵質檢技術機構以經濟為紐帶,在人才引進、多元投入、國際合作、企業化運作、利益共享機制等方面進行體制機制創新;鼓勵有條件的技術機構在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做專做精,做大做強。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3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