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何 可)日前,質檢總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2012年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對我國出口企業影響的調查工作。根據調查結果推算,2012年有23.9%的出口企業受到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響;全年出口貿易直接損失685億美元,比2011年增加62.4億美元;直接損失額占同期出口額的3.34%,比2011年上升0.07個百分點;企業新增成本280.2億美元,比2011年上升20.6億美元。
受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較大的行業排在前5位的是機電儀器、化礦金屬、紡織鞋帽、農食產品、木材紙張非金屬,分別占直接損失總額的35.4%、32.7%、13.2%、6.1%、4.7%。
受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較大的省份排在前5位的是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和上海市,分別占直接損失總額的32.2%、15.2%、11.8%、9.1%和6.3%。
抽樣顯示,主要貿易伙伴影響我國工業品出口的技術性貿易措施類型集中在認證要求、技術標準要求、有毒有害物質限量要求、標簽標志要求、包裝及材料要求5個方面;影響農產品出口的技術性貿易措施類型集中在食品中農獸藥殘留要求、微生物指標要求、加工廠和倉庫注冊要求、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限量要求以及食品添加劑要求5個方面。技術性貿易措施繼續被認為是繼匯率之后企業在出口中遇到的主要障礙,繼續受到企業的高度關注,出口企業在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問題上普遍表現得更為積極、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