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惜純
毫無疑問,云計算是當前乃至未來數年內IT領域最為熱門、最受關注的技術之一。當云計算概念被越來越廣泛地接受,傳統IT系統將面臨有史以來最深遠的一次變革。通過整合現有IT資源,構建統一的基于云計算的IT系統基礎架構,可以有效提升企業IT系統的響應能力,同時加快新業務創新、孵化和部署的速度,降低新業務的投入和運維成本,重新塑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然而,如此龐大的產業設想在短期內無法一蹴而就。實際上,大多數企業的“云”化都是從互聯網數據中心(IDC)虛擬化開始的。作為云計算的核心技術,虛擬化無論在服務器、網絡還是存儲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將傳統的靜態物理資源轉化為動態資源。但是,受技術因素以及異構兼容性的限制,大型IDC在推進虛擬化時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一方面,由于系統增加了虛擬機層,無形中增加了資源管理和系統調度的復雜程度;更為重要的是,異構環境下的IT資源虛擬化工作難度很大,設備廠商之間的產品、技術存在差異,適用范圍受限,而中小型IDC在推進虛擬化的過程中則顯得更為靈活、便捷。因此,一些針對中小型IDC機房基礎設施或某些特定系統的虛擬化改造,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熱點。
作為全球知名的3C廠商,華碩也緊跟云計算的步伐,致力于積極推進x86服務器虛擬化的應用。目前,華碩服務器家族90%以上的產品都通過了虛擬機虛擬化驗證。從架構上看,云計算的組成主要分管理節點、運算節點和存儲節點,通過3個主成分的配合運作,搭配虛擬化的基礎,才能完整發揮云計算的整體效果。針對這樣的基礎架構,華碩推出RS500-E6和RS520-E6兩款產品,其擁有整合計算能力、海量存儲能力、高效擴展能力和虛擬化應用等諸多特性,不僅可以加強平臺虛擬資源的調配和管理,而且滿足了大吞吐量數據交換的需要,讓虛擬擴展有了充分的性能保障。同時,其強大的擴展性能,可為日益累加的分布式計算終端提供有效支撐,提高系統靈活性。
數量眾多的服務器給IDC管理也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據介紹,華碩產品可為用戶提供一個獨立于操作系統的監控平臺,輕松了解服務器各組件的運行狀態,從而實現對大量服務器高效快捷的模塊化管理。《中國質量報》
王惜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