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雞都有“身份”
浙江溫州藤橋禽業養殖場利用新技術實現熏雞質量管控
□ 范秀秀 本報記者 曹吉根
雞也有個“身份證”。這是記者在浙江省溫州市藤橋禽業養殖場了解到的一種新型的養雞管理技術。
說起這項技術,藤橋禽業的董事長張海永非常得意。他介紹,該技術叫做射頻識別,通俗地說,就是給每只雞裝上芯片,通過芯片對雞的生長過程實施全程監控。只要通過芯片就可以查詢雞苗的來源、年齡,雞打過什么疫苗,喂過什么飼料,有沒有生過病,屠宰、包裝、冷藏等環節是否規范,如何分揀、配送等,從源頭上就保證了藤橋熏雞的質量。
為了從源頭上把關原材料雞的質量,張海永可謂費盡心思。早在幾年前,他就和1000多戶專業養殖戶聯合打造自己專門的養殖場、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運作,統一采購苗雞飼料等,統一進行可追溯的射頻識別,統一防疫管理,統一收購加工,科學管理。據介紹,該養殖場總占地面積333.3公頃(5000畝),屬溫州規模較大的聯合養殖場之一。截至2010年11月,藤橋禽業養殖場共計出欄活雞約650萬羽。因成績突出,養殖場還榮獲浙江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稱號。
在藤橋禽業陳梁山養殖場所在的山頂上,一陣涼風襲來,記者明顯感到這里的氣溫比外面低很多,伴著雞鳴,可以聽到山泉的丁冬聲。張海永對記者說:“雖然目前有200多公頃(3000多畝)的山林和草地供雞活動,但由于放養的雞批量越來越大,目前能供雞啄食的草和蟲子越來越少。因此,為了確保所放養的雞群肉質,現已開辟了一些菜園和草地供雞啄食。”
最令張海永自豪的是,從2004年推出市場后,藤橋熏雞的銷路每年都在遞增,尤其在春節、中秋等節假日期間,在藤橋熏雞專賣店里至少有15天都有排長隊購買的情況。
“藤橋的熏雞之所以好銷,關鍵是原料優質,藤橋養殖場采用自然放養的方式,不同于一般的關養雞,肉質嫩滑口感好,防御防疫到位。要達到肉質好這個要求,除了雞的品種好外,還與雞的喂養方式、生長環境、飲用水質、食用的草蟲飼料等有關系,因此,我們特別強調科學飼養。”張海永說:“目前,我們正在飼料方面進行試驗,以實現自己配方自己生產,從源頭上確保藤橋熏雞的質量。”
對于藤橋禽業養殖場來說,引入射頻技術對雞進行科學管理同樣是近期工作的著力點。“目前,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越來越強,只有確保食品安全,我們公司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張海永說:“該技術引入的目的,是建立一整套專門針對雞肉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也讓食品安全監督部門監控便利。不過,使用這項技術,將使我們的飼養成本大大增加,因此,利用此技術管理養殖的雞暫時只生產藤橋熏雞,面向城市的高端市場銷售。”《中國質量報》
范秀秀 本報記者 曹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