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反思 善于反思 敢于競爭 善于合作
諾基亞微軟結盟“互救”的啟示
□ 黃志東
2011年1月19日,蘋果公司公布了2011年第一財季的財務報告;2月9日,諾基亞CEO備忘錄公布;2月11日,諾基亞宣布與微軟合作。從諾基亞的快速反思、反應,與結盟微軟“互救”,帶給中國中小企業、民族品牌深層次啟示。
聯姻謀求復興
“蘋果改變了智能手機市場的游戲規則。”諾基亞首席執行官埃洛普說,2008年,蘋果在300美元以上產品市場上的份額是25%,到2010年,這一數字已經增長到了61%。諾基亞智能手機已經被蘋果遠遠拋在腦后。
振興諾基亞,首先要敢于正視自己、善于反思。諾基亞CEO埃洛普做到了。
2011年2月9日,當看到《諾基亞CEO備忘錄:我們必須做出生死抉擇》這篇報道時,人們首先對諾基亞首席執行官斯蒂芬·埃洛普能夠直面在“智能手機”失敗的勇氣表示佩服。同時,更對他及諾基亞公司“身處燃燒的平臺”必須做出生死抉擇的理智與行動表示敬意。
筆者曾經在《像“蘋果”一樣去創新、盈利》一文里寫過:2011年第一財季,蘋果凈利潤60億美元,iPhone4銷售1624萬臺業績,令諾基亞等世界手機巨頭“羨慕嫉妒恨,迷戀崇拜愛!”果然,蘋果的驕人業績立即讓諾基亞按捺不住,迅速作出反應!
iPhone4孤獨求敗,笑傲江湖。喬布斯燦爛的笑,終于在20天后,看到《諾基亞CEO備忘錄:我們必須做出生死抉擇》,曾經的王者終于低下了高傲的頭。2月11日,諾基亞CEO埃洛普握手微軟CEO鮑爾默——諾基亞聯姻微軟謀求復興,未來將采用Windows Phone系統作為諾基亞主要的智能手機平臺。
無疑,敢于反省、善于反思,是中小企業、品牌自我完善、提升發展的一種基本途徑。每一個企業家的“階段反思”、“適度反思”,是企業或品牌能夠健康、持久發展的法寶。
在市場的游戲規則已經完全改變的今天,中國依然有許多中小企業老板,沒有勇氣正視自我,不敢于對自身的不足說“不”,不敢反省、反思,依然在過去的“機會”、“成功”里習慣思維、習慣做事情(生產制造、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乃至“向后看”。許多企業在“生存、發展、傳承、規劃、模式、變革”等重大問題上遭遇嚴重困惑。如果企業是一個沒有反省、反思的企業,或不懂得怎么去反省、反思,那么,這個企業就無法建立起行業或企業的基本的核心價值觀,更談不上企業的文化建設,這樣的企業也無法壯大、持久發展。
因此,諾基亞CEO埃洛普反省、反思的勇氣非常值得中國中小企業、民族品牌老板學習與借鑒。
企業要敢于競爭、善于合作
諾基亞CEO埃洛普通過反省、反思,發現當蘋果改變了智能手機市場的游戲規則,他們已經控制了高端市場后,特別是蘋果即將通過“向下”推出“平價iPhone4”及通過“向上”推出iPhone5高端智能手機(全球手機芯片,可同時在全世界GSM以及CDMA網絡中運行,最大的亮點是手機中的NFC芯片可代替汽車鑰匙、銀行支付卡以及展會的門票等),將占領更多市場、繼續領跑高端智能手機時,諾基亞終于跳下“著火的平臺”,結盟微軟以追趕蘋果。
埃洛普更是做出令行業驚訝的舉動:將自己的MeeGo和Symbian系統“晾”一邊,轉而與微軟展開廣泛戰略合作,將Windows Phone作為諾基亞主要的智能手機平臺,以期與蘋果、谷歌這些智能手機“新秀”展開博殺。
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這兩家公司頗有“豪賭”的意味。我們拋開同業一些高端領導、行業專家對他們“結盟互救”的不看好——“兩個火雞變不成一只鷹”,可以說諾基亞CEO埃洛普是一個敢于競爭、善于合作的CEO。
諾基亞需要強大的系統和平臺來改變Symbian的落后局面,在移動領域失勢的微軟也需要硬件廠商鼎力支持其手機系統。微軟與諾基亞兩個巨人能夠“互補”,都渴望改變命運,都渴望繼續成為行業領導者。其結果如何,讓時間去考驗,我們拭目以待。
2011年,人們都期待著諾基亞Windows Phone7與蘋果iPhone5高端智能手機的同臺競技、精彩博殺。
敢于競爭,是一種膽量,一種魄力;善于合作,是一種能力,一種本領。如今,市場的競爭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強強合作的新型競爭,是產業鏈、價值鏈的競爭,通過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就能夠迅猛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實力,諾基亞與微軟就是這樣一個“強強聯手”的組合。歐美日世界經濟發達國家,“強強聯手”乃至“敵友握手(競合)”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特別是日本在家電行業的“競合”非常出色。
目前,中國許多有遠見、有前瞻的企業,在“敢于競爭、善于合作”這個方面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如海爾。但是,依然有許多企業喜歡或停留在“一個人在戰斗”,害怕競爭,害怕合作,沒有讓自己這棵“獨樹”與其他“大樹”攜手融入“森林”。
諾基亞內部并不缺乏創新和天才,自己完全能夠開發出好的軟件系統,但是由于自己的MeeGo不能夠足夠迅速地在市場上與蘋果iPhone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一決高下,就毅然與微軟結盟“互救”。在這個快魚吃慢魚、大魚吃小魚的時代,蘋果的“速度、效益”競爭意識表現得淋漓盡致。
競合時代、跨界時代,如果你的企業不想成為“恐龍”第二,作為企業老板,一定要敢于反省、善于反思;企業在市場搏斗時,一定要敢于競爭、善于合作。《中國質量報》
黃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