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培訓是戰略投資
注重培訓質量的全程管理對培訓質量持續改進具有積極意義
□ 王秀珍
近年來,在員工培訓質量體系建設中,不少企業把全面質量管理(TQM)方法引入其中,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企業員工培訓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一部分。它是通過提高勞動者素質,直接有效地提高企業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從教育角度看,企業員工培訓是一項培養人的活動。它是根據企業需求來直接開展的教育培訓活動。企業員工培訓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經濟與教育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結合點,具有經濟和教育的雙重屬性,從這個意義上說,也就必須要強調企業員工培訓的質量問題。運用全面質量管理理念中的工作方法——PDCA循環法,注重培訓質量的全程管理,對培訓質量進行持續改進具有積極意義。
針對目前企業培訓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將TQM引入到企業培訓中,就企業員工培訓質量提升的路徑進行探索,是當前企業實現有效培訓的一種有效方法。
TQM是全面質量管理的簡稱,是繼“質量檢驗管理”和“統計質量管理”理論后出現的較為先進的質量管理理論。其基本內涵是: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TQM管理在實現方法上,主要按照PDCA循環法,把質量管理的各項工作分4個環節,一是計劃階段(研究情境或過程)、二是執行階段(按照計劃,付諸實施)、三是檢查階段(評價實施的結果)、四是處理階段(總結經驗,繼續下一個循環),把這4個環節按順序進行循環往復的質量提高活動。
規劃、診斷員工培訓需求。教育培訓的TQM模式致力于提高學員滿意度,因而其學員導向尤為明顯。將企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及目標,細化到各個工作崗位上,明確各個部門、各個崗位的要求;建立員工信息系統,將其與企業的要求相結合,如果員工的知識、技能等低于工作任務的要求,需求就會產生。如人事變化、新老交替、績效不足等都會產生培訓需求,企業應通過制度化來引導員工產生的需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增強培訓的效果。
明確清晰的培訓理念。在企業員工培訓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必須確保有一個明確清晰的培訓理念。企業管理高層對員工培訓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定位要有準確的把握,用清晰的培訓理念指引培訓工作的開展;要明確員工培訓的方向、目標和最終達到的效果;再就是要通過宣傳教育,促使員工正確認識培訓對自身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性,并且能夠積極參與各項培訓。理念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業文化的長期熏陶和培養。企業要逐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滲透這種思想,使企業上下最終確立起正確的培訓理念。
設計切實可行的培訓方案。從根本上說,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的目標是全面提升培訓質量,但就TQM的現實目標而言,培訓方案應該制定更為直觀、可操作性更強的階段性目標。要有的放矢,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來開展培訓,不能社會上流行什么就培訓什么,通過培訓使員工切實提高做好本企業工作和適應本企業發展的能力。同時要創新培訓方式。其實培訓的方式有很多,關鍵不在于過程,而在于選用哪種方式最為有效。如舉辦經驗交流會、專題研討會、成果發布會、工作總結會、任務分析會等,為員工提供廣泛的交流研討平臺;鼓勵員工在職體驗;組織技術比武、現場觀摩;開展以綜合知識或主題教育為內容的知識競賽、知識答題等,既克服了課堂灌輸的呆板,又能達到傳播知識、提高技能的效果,都不失為有效的培訓方式。
建立考核激勵制度。TQM非常重視激勵機制的建立和功能發揮。調動員工積極性,勢必要有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根據本企業實際狀況,選擇建立考核指標體系,給員工提供成果轉化的環境,采用薪酬與績效結合的方式,激勵員工參與培訓和創造效益。TQM模式通過對培訓全過程可能造成的低質量或降低顧客滿意度的不同環節進行合理化改進,從而使問題被解決在萌芽狀態中。如及時反饋學員的學習信息,不斷修正培訓組織和教學工作,成功的經驗及時加以肯定,失敗的教訓及時加以總結,以免重現;這一輪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以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
員工培訓是企業戰略投資,是提升人力資源質量的主要手段,也是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和管理目標的保證。我國已經在應用全面質量管理理論來加強培訓管理、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引入企業員工培訓,以質量為核心,實施“質量提升工程”,也能使企業員工培訓的質量得到較大的提升,進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最終實現企業與員工的雙贏!吨袊|量報》
□ 王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