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合伙人張林強
用好兩種資源
很多咨詢師在一起討論咨詢方案落地和實施的時候,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管理信息化。沒有它,諸如績效考核之類的實施可以說都是紙上談兵。
管理咨詢起源于西方19世紀末,于20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信息化最早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也于20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早期的管理咨詢服務于大工業化市場經濟逐漸成熟時期,幫助企業規范化管理,獲取規模化增長;管理信息化則服務于企業規模增長的同時并對其進一步精細化管理。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構建現代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管理)和管理信息化似乎就在同一時刻發生了。上世紀90年代,當ERP、MRP(Ⅱ)等管理信息化與業務信息化為一體的產品來服務企業的時候,很多中國企業都紛紛加入這第一次的管理信息化浪潮,雖然最終成功的案例寥寥無幾,但給企業無論是管理信息化還是業務信息化,都帶來了潛移默化的教育。
時至今日,很多企業都意識到將管理規范化走在管理信息化的前面,然后當規范化管理所需人財物資源成本急劇上升時,再引進管理信息化。管理咨詢在幫助企業踏上規范高效管理的同時,也在為企業邁入下一個發展階段進行構建設計,這個時候無論是企業的戰略地圖、平衡計分卡,還是管控實現,都需要依托在管理信息化基礎之上,才能真正有效地運行到位。
這兩大塊服務無論國內外一般由不同的供應商提供。正如:管理咨詢公司更擅長提供定性、非標準化的相關管理服務一樣,管理信息化提供商更擅長定量、標準化的服務。對企業而言,標準化的管理職能模塊,在企業管理基礎較好時尋求管理信息化供應商提供的服務更為明智;但諸如戰略咨詢、人力資源的領導力咨詢、企業文化等,由管理咨詢公司來服務則更為勝任。
在此將企業可以借助的兩個管理手段和平臺并列來談,原因是看到了現如今這兩項服務需求的大量增長,借此來闡述它們的關系與不同,讓企業在成長與發展過程中充分有效地利用好這些資源,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都有所期望和表現。 (王惜純整理)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