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利
某著名教授將要在一次規(guī)格極高的學術(shù)會議上進行演講,全家人都為教授的這次露臉而激動。為此,妻子專門為他選購了一套名牌西裝。晚飯時,妻子問西裝合不合身。教授說:“上身很好,褲腿長了兩厘米,倒是能穿!”晚上教授早早就睡了。可是母親卻沒有睡,她想這么重要的演講,西褲長了怎么行,就翻身下床,把西裝的褲腿剪掉兩厘米,縫好燙平,然后安心地入睡了。早上,妻子醒來,想起丈夫西褲的事,看到時間還來得及,便拿來西褲又剪掉兩厘米,縫好燙平,愜意地去做早餐了。不久,女兒起床了,看媽媽的早餐還沒有做好,就想起爸爸西褲的事情,尋思自己也能為父親做點事情了,便拿來西褲,再剪短兩厘米,結(jié)果可想而知。
【管理借鑒】作為管理者,教授一句云淡風輕、模棱兩可的“倒是能穿”,造成了下屬(母親、妻子、女兒)的揣摩“上意”。因此,管理者要有明確的目標,并且要將該信息準確地傳遞出去。
某項工作,有時候大家都搶著去做、有時候大家都不做,這種現(xiàn)象屢見不鮮。其原因,就在于分工不明確、崗位職責不清晰。褲子合適的長度與當前的長度,這是質(zhì)量標準里的兩個重要數(shù)據(jù)。如果有這兩個數(shù)據(jù),后來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也許根本不會發(fā)生!《中國質(zhì)量報》
□ 李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