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叫日月換新天
——韶山質量工作紀實
黨史紀念地 質量新變化
□ 本報記者 王融國/文并攝
從長沙向西南驅車90公里,位于湘潭縣、湘鄉縣、寧鄉縣的交界處,有個山清水秀的村子。村子里有一座土木結構,泥磚墻,小青瓦的“一擔柴”式的房子。屋前荷花塘和南岸塘相毗鄰,綠水瑩瑩,清蓮亭亭,把這棟普通農舍映襯得生氣盎然。
就是這樣一座普普通通的江南農舍,孕育了日后為中國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少年毛澤東,他在這青山綠水間長大,并從這里走出大山求學求知,探尋真理。在他的帶領下,這個被湖南老百姓喚為“韶山沖”的山間小平原竟有1598位英雄兒女為了心中最崇高的事業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僅毛澤東一家,就犧牲了毛澤民、毛澤覃等6位親人。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毛主席1959年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時寫下的豪邁詩句竟也成為“韶山精神”的最好注釋。曾經的窮鄉僻壤如今已成為湖南省重要的商品糧和生豬基地,工業以鑄造、電子、肉食、獸藥、紡織等為主,有的產品已成為暢銷國內外的名牌產品。
“那個時候廠子真是少得可憐。”在新韶光電器有限公司任班組長的曾春來感觸頗深。16年前,她成為韶山市電熱管廠僅有的兩名員工之一,手工生產電熱管。技術不專業,生產設備簡陋,企業經營曾一度考慮是停止生產還是轉行。韶山人不畏難的精神成了企業繼續走下去的堅定信念。他們不僅高薪聘請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管理人才,采用國內先進的管理模式,更是請來了質監局,從改善生產工藝與提高產品質量入手,按ISO9000編制了相關的質量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制定了企業產品標準,購進先進的生產設備、檢驗設備,成立產品質量領導小組,完善并規范了質量檢測程序。經過多年的努力,產品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深得消費者的認可。如今,當年的小工廠發展成為生產熱水壺、電熱管、節能燈、家用電器及配件、多用插座轉換器、電線等產品,在全國市場擁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并成為韶山市4個“湖南名牌”中的一個。
“堅定信念,團結奮斗,無私奉獻,開拓進取”成為韶山人新的精神力量,81歲的湯瑞仁是“韶山精神”最好的實踐者。和毛主席交談的合影讓這個14歲就嫁到韶山沖的鄉下姑娘一時成為全中國最幸福的人。1984年,只知道與黃土打交道的湯瑞仁,用1元7角錢買來白糖和綠豆,熬了一鍋綠豆湯,端到毛澤東故居前去賣,得到的不是賺錢的喜悅而是鄉親們的白眼:“毛主席家鄉的人做小買賣,真丟人!”冷嘲熱諷反而讓倔強的湯瑞仁有了新的主意。不久,她在毛主席故居隔塘相望的對面開了家“毛家飯店”,經營紅燒肉、臭豆腐干等當年毛主席愛吃的飯菜,立刻引來游客盈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湯瑞仁還把毛家飯店的第一家分店開到了北京,到現在已在全國開設了近30家分店。
敢想敢干湯瑞仁并未止步,她又成立了韶山毛家食品有限公司,在韶山市質監局的指導幫助下,獲得了肉制品和蔬菜制品的QS標志,建成蔬菜加工系列、畜禽醬烤鹵熟食加工系列、畜禽腌臘系列3條生產線,生產具有毛家特色的臘味、醬、烤、鹵食品、辣椒、干貨調料,成為一個從事食品研發、加工、生產、銷售和配送于一體的專業公司。韶山市質監局更是將服務前移,大力扶持,將湯瑞仁的公司作為特產食品企業的首選,在企業未具備自我檢驗的前提下,主動為企業進行委托檢驗,指導企業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做好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環境衛生工作、制度記錄等工作并每年對企業進行多次巡查、專項檢查和監督抽樣,使其以優良的品質走出了韶山沖,走向了上海、北京、山東等近20個省、市、自治區,實現產值3000多萬元。
韶山市質監局局長陳強介紹說,韶山是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故鄉,全國聞名的紅色旅游精品景區,2009年僅韶山的旅游商品就銷售了1.24億元。因此,無論是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還是旅游產品質量,都關系到來韶山的游客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偉人故里形象,更是質監部門不可推卸的責任。韶山質監局于2009年協助湖南省和湘潭市質監局起草制定了湖南省《毛澤東主席工藝塑像》地方標準,并對14家主席工藝塑像生產企業進行了清理整頓,關停5家,對近800余尊石膏、玻璃等易損類材質,無廠名廠址以及形象失真、比例失調的毛澤東主席工藝塑像進行了下柜處理,獲得了全國新聞媒體的關注,更贏得了廣大游客的好評。韶山市質監局圍繞韶山的經濟發展,不僅立足于質監工作的實際,更把加強食品質量、游樂設施監管和旅游產品質量作為重中之重,為打造精品旅游城市提供了堅實保障。
近3年,韶山旅游產品實現零投訴,無一旅游安全事故發生,質監局功不可沒,被韶山市委、市政府通報表彰,更多次被評為先進集體、工作績效考核先進單位和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不論是由小變大的新韶光電器有限公司,還是從無到有的湯瑞仁,抑或是由弱至強的韶山市質監局,可敬的韶山人用奮斗創造著巨變,建設著新天地。
小資料
韶山為毛澤東同志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勞動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新中國建立以來,這里一直受到黨和國家的關心與重視,在黨的領導下,韶山經過韶山人民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創業,已由一個偏僻落后的山村,變為工農業迅速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水平普遍提高,紀念景點眾多、服務設施完備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中國優秀文明旅游城市,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