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金忠 王文玲 王秉輝
食品質量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食品檢驗過程中,如何讓檢驗結果更準確至關重要。山東招遠食品檢驗室的專家,將其經驗推薦給同行,以求共勉。
眾所周知,食品檢驗結果的誤差愈小,檢驗結果就愈接近真實數值。所以,盡量減少這些誤差,就能讓食品檢驗結果更準確。食品檢驗誤差除了如分析方法的掌握、儀器本身的精度以及試劑或蒸餾水的純度等這些系統性誤差以外,還要注意一些由不確定因素如氣壓、溫度、濕度的波動等造成的偶然性誤差。因此,他們提醒相關同行在抽樣、檢驗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抽樣方法一定要正確,抽取的樣件或樣品應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因為它是保證檢驗結果是否有效的必要條件。一般來說,對抽取的產品及其標準要熟悉。產品的抽樣方法各有不同,例如:醬油的抽樣方式是在每批產品的不同部位隨機抽取6瓶(袋);而糧食、油料要用取樣鏟,按面積或厚度分區或分層抽取。對顆粒狀且不均勻的樣品,如瓜子、果脯等,可通過從不同區域或層次抽取一部分產品,集中起來再用四分法或分樣器取得樣品。應避免用同一種方式或不講究方式地隨意抽取。抽取的樣品要按特性包裝和貯存好,例如冷飲品要貯存于冰箱或其他冷藏設備。
二是樣品的制備要適時。食品都具有一定的貯存期限,超過這個期限,就易于變質。因此制備樣品和測試要及時,同時制備方法要依據產品的標準要求,固體樣品如月餅、糕點類,應粉碎后再取出待檢樣品,液體樣品如醬油應搖勻、稀釋后再取樣。
另外,樣品檢測前必須準確選擇依據的標準,出具的報告書才具有效力。產品屬于強制性標準的,應首先選用強制性標準;產品不屬于強制性標準調整范圍的,應依次選用國家推薦性標準、行業標準或企業標準;沒有上述標準的,再選用企業明示的產品說明、廣告、合同、圖紙等。
選擇好了標準,就應依據標準規定的檢測方法檢測。產品已執行新標準的,不能沿用舊檢驗方法。不能由于對原檢測方法熟練,就不采用新的檢測方法,因為新的檢測方法往往克服了原有的一些缺陷。例如醬油新標準對氧化鈉一項的測定,按照原檢測方法是用25mL樣品稀釋至250mL,取2.0mL進行檢測。由于在滴定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氯化銀白色沉淀,影響了對色澤變化的觀察,所以新標準改用5.0mL樣品稀釋至200mL,吸取2.0mL進行檢測。稀釋倍數增大了,滴定時就不會產生過多沉淀,因而更易于觀察顏色的變化。《中國質量報》
□ 趙金忠 王文玲 王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