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委聯手在工業企業深化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
質量管理培訓費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本報訊 (記者彭 燮)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在工業企業深化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意見》要求,有關部門要落實職工教育經費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對列入的普及性員工質量管理培訓費用,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意見》指出,大力提高工業產品質量是推動我國工業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培育核心競爭力,更好地滿足社會物質和文化需要的戰略任務。指導和鼓勵工業企業運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提高質量管理能力和水平,是提高工業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工業企業掌握和應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基礎仍然比較薄弱,還存在一些影響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普及應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部分工業企業對質量管理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充分,針對關鍵崗位人員的質量培訓和要求不足;全社會重視質量管理的良好氛圍有待進一步加強;相關技術服務機構缺乏對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基礎性和系統性研究等。
按照《意見》,我國爭取在“十二五”期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80%以上管理人員接受全面質量管理知識和管理體系培訓;50%以上一線員工掌握全面質量管理基本知識和技巧;50%以上質量相關崗位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獲得國家或行業認可的質量專業技術職業資格;100%的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具備提供質量管理培訓和輔導的能力。
為了落實上述目標,有關部門和單位將著力落實營造關心重視質量管理的良好氛圍、推動各級各層次質量教育培訓工作廣泛開展等7個方面的工作。具體的措施包括:企業要發揮主體作用,在企業內部及產品供應商等可施加影響的范圍內,通過建立標準、納入考核目標等手段,持之以恒地推動先進質量方法和標準的應用,加大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推廣力度;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質檢部門會同有關行業協會、每年組織質量專家宣講團活動,巡回宣講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每兩年組織一次質量知識競賽,并表彰優勝者;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質量管理知識培訓作為“銀河工程”和“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的重要內容,為中小企業培養質量技術管理骨干人員;質檢部門會同行業協會要在生產許可、強制認證等市場準入中明確關鍵崗位人員的質量技能要求;質檢部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組織開展先進質量管理標準的研制、宣貫與推廣,及時將先進質量管理方法進行標準化,利用標準化手段推進先進質量管理方法;要大力推廣QC小組、六西格瑪、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切實提高廣大員工發現質量問題、解決質量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等。《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