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家瑞
近年來,為了應對技工荒,培養大批技能人才,企業普遍建立了職工學技晉級制度。筆者在調研企業職工學技晉級的做法和效果時發現,企業普遍對職工技能晉升存在論資排輩的現象,如學技晉級規定先初級、中級、高級,再晉級技師的做法,每晉升一級都有規定的時間,一般不得越級晉升。由此,職工的晉級道路比較漫長,造成晉級較慢,有不少高級工和工人技師的年齡都在40歲左右,而高級工比例只有10%左右。許多企業仍靠50多歲的老技工打拼在一線,造成高級技能人才青黃不接。
據了解,當下也有不少企業打破常規的技能晉級辦法,讓對企業有特殊貢獻和解決問題能力強的職工提前晉級,構建了技能晉級“賽馬”機制,這樣的做法值得企業推廣。
據筆者觀察,在企業里,35歲以下的高級工和工人技師比例相當低,客觀上造成了高級工和工人技師隊伍數量偏少、年齡偏大。由于技能晉升慢,使不少職工的學技積極性受到挫折。加上目前普遍采用理論考試+實踐操作晉級考核的做法,擋住了部分實踐動手能力強而理論水平相對較低職工的晉級之路。
只要深入企業調研就容易發現,職工考核的理論知識范圍甚廣,而真正用于生產實踐的非常少,不少知識平時根本用不上、碰不到。而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大多要依靠背題。職工為了應付考試,花很大功夫用在背題上,而沒有把時間真正用在練習操作技能上,造成不少職工高分低能,遇到實際難題則無能為力,甚至有些“三請四邀”的工人技師照樣束手無策。長此以往,這樣的技能考核晉級辦法就成了制約職工技能成長的羈絆。
筆者認為,企業為了加快培養高素質人才,應優化調整職工技能晉級考核辦法,加強職工技能學習的正確引導,培養大批既有一定理論基礎,實踐動手能力又強的“文武雙全”型技能人才隊伍。
首先,要打破常規,樹立和堅持正確的導向,構建職工技能晉級“賽馬”機制。就是要改變對技能晉升過程存在的論資排輩的現象,縮短職工學技晉級的進程,對有特殊貢獻者優先或破格,激勵廣大職工掌握真本領、練就硬功夫,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技能晉級,讓真正有能力者脫穎而出,而不是靠年輪混工齡,多年的媳婦熬成婆。
其次,企業要改變多年來一貫制的晉級考核辦法,給理論考試和實踐操作設置合理的權重。就是要引導職工干什么、學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貪大求洋面面俱到,造成職工學技不精,注意力分散。考核要側重實踐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核,不搞花架子,因地制宜針對崗位工作特點設置考核內容,確定合理權重,讓職工在真刀真槍的實戰中提高技能水平。
第三,要引導職工理論結合實際,真正從提高技能出發,提高實踐動手能力。企業要引導職工在學技過程中,了解當前知識經濟時代技能晉級的新動向,讓自己的學習更有效,而有效的學習必須是從實踐中來,是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成功使用。因為職工遇到的大多是新情況、新問題,死啃書本、背書式學習再沒有了用武之地。只有勇于實踐并創造工作業績的知識才是力量,才是推動我們成長的真正動力;只有善于學習、勤于思考,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才能縮短走向成功的進程。《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