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正式實施質量立省戰略
該省要求把質量作為發展大事民生大事立省大事抓緊抓好
本報訊 (記者趙陜雄 孫中杰 實習記者朱祝何)河南省委、省政府在科學謀劃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實踐中,更加突出地把質量作為發展大事、民生大事、立省大事,在質量興省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后,又提出質量立省戰略。11月29日,河南省質量立省戰略領導小組成立,標志著質量立省工作正式啟動。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質量工作。今年5月,省委書記盧展工在漯河考察工作時強調,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實踐中,無論是發展食品產業,還是做好各項工作,質量問題都尤其重要。他說,質量是大計,質量是民生,質量是關鍵,質量是形象。在推動科學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把質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確保質量上不出任何問題。要始終把質量問題作為發展大事、民生大事、立省大事抓緊抓好。
剛剛閉幕的河南省第九次黨代會上,盧展工在代表省委所作的工作報告中,響亮地提出了“大力實施質量立省戰略”的重大戰略任務,把質量立省戰略第一次寫進了河南省黨代會的報告。這份報告指出,要牢固樹立以質取勝的理念,完善質量體系,加強質量管理,營造誠信環境,努力提升發展質量,切實提高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工作質量、服務質量,做到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效益、以質量求安全、以質量求形象。要嚴把包括食品在內的所有河南產品質量安全關,讓廣大群眾用上放心產品。同時,要加大品牌培育和保護力度,打造一批優勢明顯的產品品牌、工作品牌、科技品牌和服務品牌,發揮品牌對產業提升和各項事業發展的帶動作用。
新成立的戰略領導小組負責河南省質量立省工作的統籌規劃、組織領導、指導監督、宣傳教育和考核檢查等。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克任領導小組組長,省委常委、副省長史濟春和副省長徐濟超、劉滿倉任副組長,副省長趙建才任常務副組長。
河南省質監局局長張慶義對記者說,質量立省戰略是河南科學發展、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突破、重大戰略、重大綱領。從質量興省到質量立省,雖然一字之差,但用心良苦,其分量更重、力度更大、站位更高、定位更準、內涵更豐富。
據介紹,之所以提出實施質量立省戰略,是因為質量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全局性、基礎性、保障性、先導性的地位和作用。所謂全局性,就是質量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行各業、各個領域,事關發展大局。它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不僅是戰略問題,也是現實問題。所謂基礎性,就是多年來先后實施了科教興省、開放帶動等一系列興省立省戰略,但質量始終是基點、是基軸、是基石。所謂保障性,是指無論是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還是企業的發展壯大,無論是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所有工作,質量始終是基本的要求、是安全的底線、是健康發展的保障;所謂先導性,是指在經濟社會和企業發展中,涉及技術、標準、品牌、誠信等方面,質量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質量立省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內容涵蓋了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工作質量等內容,其責任涉及到政府、職能部門、行業(專業)協會、企業等各個方面,尤其需要各個部門共同參與、相互協作,齊抓共管、形成合力。11月29日召開的河南省質量立省戰略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已對今后一個時期質量立省工作作了部署,《河南省大力實施質量立省戰略的決定》也在制定中。
據悉,河南省實施質量興省戰略以來,全省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升。各級政府初步建立了宏觀質量評價制度、質量信用獎懲制度和質量違法違規企業“黑名單”制度;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共培育出38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有700多個產品榮獲河南省名牌產品稱號,創中國馳名商標59個,河南省著名商標達到1075家,4家企業獲得第一批“中華老字號”稱號。在前不久公布的全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排行榜上,河南省由2008年質量興省戰略實施前的全國第27位上升到 2010年的第21位,增幅高于中部地區平均增長幅度。全省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4296項,主要工業產品采標率穩定在80%左右。國家質檢總局新批籌建國家質檢中心6個,總數達17個,省級質檢中心總數達到88個,產品質量檢驗檢測范圍涵蓋了眾多產業行業,對全省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能力明顯提高。《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