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 濤 楊述珍
盡管近年來我國政府強化了煤礦安全生產監管,對礦難事故的處理比過去更嚴厲,但一系列制度與措施的出臺仍無法阻止礦難的發生。煤礦安全很大程度上與企業的安全生產投入息息相關,一些礦難就是由于企業缺乏安全生產意識造成的。因此,要保障煤礦安全生產,加強企業安全意識至關重要。
四川煤炭產業集團達竹公司小河嘴煤礦建礦于1989年。由于該礦屬于大傾角極薄煤層開采礦井,安全管理難度大,安全工作一直被企業視為頭等大事。從2010年開始,小河嘴煤礦以人性化管理為理念、安全精細化管理為手段,逐步形成了以“以人為本、精細管理、預防為主、全員參與”為內涵的安全文化體系。
讓職工心情舒暢,以最佳的精神狀態上崗操作,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一環。為此,該礦以關愛職工為安全管理的重點。為使井下職工精力充沛,礦上實行所有崗位一律送飯到崗。在井下運輸大巷、采掘工作面巷道,人車等候硐室等地點安裝了安全廣播播放系統和LED定時溫馨提示屏,在凌晨2時~4時崗位人員容易困倦的時間里,播放溫馨的提示話語和音樂。在各區隊班前會議室設立了“親情園地專欄”,將安全做得好的員工的安全全家福連同親人安全寄語貼在專欄里,時刻提醒在崗職工安全的重要、家庭的期盼,使親情園地成為員工的安全“晴雨表”。
在安全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小河嘴煤礦把精細管理作為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和有效手段,貫穿于安全生產各個環節。
在領導干部地面值班上,該礦堅持實行查崗“雙向簽字”,節假日早晚分別召開日調會和安全碰頭會,礦領導與中層管理干部分別填寫兩個值班記錄本。在井下跟帶班上,按照班前、班中、班后3個時間段向調度室電話匯報,做到“一班三調”。在交接班上,嚴格實現手上交接班,規范交接內容。在采掘操作上,根據生產參數變化規律,歸納提煉出了35個工種358個項目的崗位安全操作標準和行為規范。在瓦斯監測工巡檢上,每個巡檢點都安裝了電子智能巡檢系統,在重點巡檢部位安裝了人員定位系統,按照巡檢區域和崗位分工規范巡檢內容。在設備維護上,嚴格遵循“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十字保養法,制定了“六定時設備保養方法”。在設備檢修中,做到了工作有計劃、落實有方案、實施有確認、完工有總結,精細制定計劃、精細實施方案、精細組織施工、精細驗收工程、精細停開機電設備。
為打造安全型礦井,該礦建成了本質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平臺。該系統由員工培訓考試監察系統、隱患閉環管理系統、安全評估系統、班組建設系統等9個子系統組成,實現了實時監測狀態與動態分析相結合,構建人、機、環境、管理多因素協調的煤礦本質安全化信息平臺,達到人員無“三違”、生產管理無漏洞、安全監控無缺陷的煤礦安全生產運營新模式。
本著實現“裝備現代化、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的指導思想,該煤礦投入2000余萬元,在2011年10月建成擁有人員定位、瓦斯監測等17個子系統的礦井綜合自動化信息化系統,實現了對礦井生產過程和裝備的集中控制、無人值守,同時地面指揮中心還可以對全礦井下、地面各生產環境和設備進行實時監視和控制,提高礦井安全保障能力。
另外,近年來,小河嘴煤礦堅持開展特色安全文化活動,持續開展了安全教育進區隊、進班組、進崗位、進家庭的安全文化“四進活動”,使安全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有效地促進了安全生產。《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