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沈 洪)“讓企業成為制定標準、實施標準的主力軍,讓產業成為看重標準、用好標準的領跑者。”近日,廣東順德區市場監管局常務副局長溫雄對記者表示,順德制造業快速發展的秘訣之一,就是借助技術標準戰略,實現企業和產業的雙升級。
近年來,由于制造業原材料、勞動力和土地等資源要素價格的不斷攀升,順德制造業的發展環境日益艱難,不少企業因承受不起巨大的成本壓力出現關閉或遷往異地。如何推動企業和產業雙升級,保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順德區有關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
為破解這一難題,早在2005年7月,順德區政府就啟動了技術標準戰略并出臺實施意見,確定以“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家化或國際化”的模式,組織和引導企業加強技術標準的研制。2006年,區政府又出臺了對于主導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的企業實行不同級別的獎勵政策,最高獎勵金額高達50萬元。
在技術標準戰略的推動下,順德制造業正在從“制造”走向“智造”,一批以技術研發和標準研發并舉的企業成為順德產業升級的領跑者,汽車用品、玻璃、印刷機械等行業成了地方標準、國家標準的“高發區”。
在順德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中,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升級壯大。美的集團早在2006年便制定了5年的標準化工作規劃,把標準化工作貫穿于企業的開發、工藝、采購、檢驗、生產、經營和銷售等方方面面,并設立標準化創新管理獎,每年進行評估評分。目前,美的集團有678項發明專利成果轉化為技術標準。2011年銷售額超過1400億元,其中出口達65億美元,同比增長30%,實現國內國外銷售市場雙豐收。
與此同時,一些龍頭企業積極響應廣東省質監局開展的先進標準體系建設,將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為嚴于國家和國際標準的企業內控先進標準,加快標準制定和修訂步伐,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也實現了產業升級。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廣東省先進制造業標準化試點單位,每年都投入銷售收入的4%作為研發經費,用于新產品、新技術、新標準的研發,并及時將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編制的高于國家標準的內控企業標準比試點前增長了1.5倍。去年,企業實現銷售收入達18億元,同比增長18.26%。
隨著越來越多的順德企業參與到國際標準的制定中來,一大批順德產品紛紛沖向國際市場。去年,順德10家電壓力鍋企業組團提交的國際標準獲大會通過,該國際標準不僅消除了因國際標準滯后而形成的國際貿易技術壁壘,而且為我國電壓力鍋企業占領國際市場創造了條件。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