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家瑞
去年7月《財富》中文網發布了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美國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再次登上榜首,這已經是沃爾瑪連續第二年占據全球第一。今天,沃爾瑪是世界頭號零售企業,擁有6000多家分店,從無名企業到2002年將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拉下馬,躍居《財富》500強的龍頭老大。
沃爾瑪百貨公司由美國零售業傳奇人物山姆·沃爾頓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創辦。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沃爾瑪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最大的連鎖零售商,目前在全球十幾個國家開設了超過5000家分店,員工總數160多萬人,每周光顧沃爾瑪的顧客有近1.4億人次。
作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的業務能夠迅速增長,躋身為全球知名公司,離不開物流配送系統與供應鏈管理的鼎力支撐。
沃爾瑪擁有一整套先進、高效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系統,在全球各地的配送中心、連鎖店、倉儲庫房和貨物運輸車輛,以及合作伙伴(如供應商等),都接受這一系統集中有效的管理和優化,形成一個靈活高效的產品生產、配送和銷售鏈條。為此,沃爾瑪甚至不惜重金,專門購置物流衛星來保證這一鏈條的信息傳遞。
沃爾瑪對物流信息技術應用下手較早,據稱比競爭對手至少提前了10年,并把尖端科技和物流系統進行巧妙搭配。早在上世紀70年代,沃爾瑪就開始引用計算機管理;上世紀80年代初,花費4億美元購買了商業衛星,實現全球聯網;上世紀90年代,采用全球領先的衛星定位系統GPS,控制公司物流鏈,提高配送效率,以速度和質量贏得了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沃爾瑪所有的供應鏈,都是基于一個叫做UNIX的配送系統。該系統采用傳送帶和一個非常大的開放式平臺,以產品代碼、自動補貨和激光識別,為沃爾瑪節省了大量的物流成本。
他們憑借高效運行的供應鏈,可以即時知道消費者購買了哪些商品,并將這些信息反饋給相應的生產商,以此調整生產計劃,降低庫存。比如當颶風即將到來之際,了解到人們會喝很多啤酒;而在颶風期間,人們會吃更多的果醬餡餅這種易儲存且不易腐爛的食品,并會購買更多不需用電且可以替代電視的兒童玩具。當沃爾瑪的氣象專家告訴總部,颶風即將降臨佛羅里達時,當地沃爾瑪分店的供應鏈就會自動調整到颶風狀態:開始供應更多的啤酒,接著準備更多的果醬餡餅。
上世紀70年代,沃爾瑪建立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統(MIS),負責處理系統報表,加快了運作速度;上世紀80年代初,沃爾瑪與休斯公司合作發射物流通訊衛星,實現跨越性發展;1983年采用POS機,建立銷售始點數據系統;1985年建立EDI,即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進入無紙化作業,所有信息全部在電腦上運作;1986年又建立了QR快速反應機制,快速拉動了市場需求。
沃爾瑪在全球第一家實現集團內部24小時計算機物流網絡化監控,做到采購、庫存、訂貨、配送和銷售一體化。比如顧客到沃爾瑪超市購物,然后通過POS機打印發票,與此同時,負責生產計劃、采購計劃的人員以及供應商的電腦上就會同時顯示這條信息,各個環節會通過該信息及時完成相關工作,節省了大量時間,加快了物流循環。
沃爾瑪先進的物流理念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呢?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仍沿用過去的理念,認為掌握了科技就掌握了一切,其實不然,企業的商業模式很重要。
供應鏈的商業模式,就是通過整合來形成一種平臺,上下游客戶共享這個平臺,就能把規模做大。可以通過整合別人的技術為己所用,成為核心力量,形成整體競爭優勢。
目前我國已成為沃爾瑪全球的重要采購基地,已有不少企業正在加緊信息化建設。其中有一部分企業也在應用供應鏈管理系統,但收效很難與沃爾瑪相比。原因在于這些供應鏈管理軟件更多的是依靠IT技術人員和程序員來開發,而他們對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管理理念卻很難模仿。
另一方面,我國企業在構建全國范圍內的供應鏈管理系統時,可能會遇到經驗、人員、資金等方面的困難。更何況我國許多企業存在基礎管理較弱、整體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問題。
隨著我國逐步成為世界制造中心,相信在“沃爾瑪現象”引發的全球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建設潮流中,我國將迎來一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發展的良好機遇。《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