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顧永強)今年4月以來,山東省東營市綠野化工有限公司每天的領導碰頭會上新增加了一項會議內容,由HSE(健康、安全和環境三位一體)管理體系監督人員匯報昨日現場安全工作,當場協調解決問題,這是他們強化安全工作的新舉措。各車間班前會也把安全教育、當日崗位安全風險提醒納入工作安排中。
綠野化工有限公司屬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的高危農藥企業,如何實現安全生產?他們注重“點、線、面”相結合,構建立體型安全管理網,消除企業安全生產監管的盲區和空白點,確保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
為實現機關對基層高效服務、高效管理,公司對每名領導和機關干部實行安全責任連帶承包點制度。這項制度要求承包人定期深入車間班組,檢查指導安全工作,并解決實際問題。以“安全承包點”為基點,每年調整一次,努力把安全工作做細。他們對一線車間或安全生產隱患較大的重點要害部位,建立經常性的工作承包制度,承包人每月要到各自的安全承包點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和安全隱患,及時填寫好記錄,并由被承包單位值班干部簽字,對隱患整改進行跟蹤驗證,使承包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做到“施工現場標準化、崗位操作標準化、基層管理標準化”。今年以來,這個廠領導、機關部室負責人深入基層安全承包點180多次,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87個。
今年年初,公司領導與下屬各車間負責人簽訂了《2012年度HSE工作責任書》,明確了責任主體,把指標納入到所屬單位領導班子年終業績考核中,實行安全“一票否決”,將健康安全環保責任制度落到實處。
綠野化工有限公司各車間將安全責任作為硬任務、硬指標,細化分解到每個崗位,把安全指標與員工的切身利益捆在一起,定期考核、講評和整改,形成了領導、車間、員工責任連帶,安全責任大家共同分擔的良性互動局面。這樣不但使所有生產經營單位納入到各級安全監管機構視野和監管網絡體系中,消除了監管盲區,也使基層干部實現了安全工作由“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應付型”向“實干型”轉變、“隨意型”向“規范型”轉變。
公司采取“領導參加、內行組團、事先不約、多查隱患、整改閉環”的方法,查嚴、查實、查準、查細,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在節假日進行節前慰問檢查。今年前4個月,共組織各類HSE檢查16次,查改安全隱患和問題112個,確保生產裝置安全優化經濟運行。同時,嚴格考核,賞罰分明。他們在加強月度安全考核的基礎上,每季度組織安全、設備、生產、技術等部門聯合對基層隊考核,按考核打分情況進行排名和考核,每次對前3名分別進行物質獎勵,對考核排名靠后的單位掛黃旗,出現事故的掛黑旗,嚴厲追究當事人責任。《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