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幫扶見真情
——深圳蛇口檢驗檢疫局服務玖龍紙業工作紀實
□ 張 蓓
平疇沃野蕉林翠,小艇穿梭笑聲來。在珠江三角洲的魚米之鄉東莞市麻涌鎮,我國最大的包裝紙生產企業——玖龍紙業東莞生產基地,就掩映在大片的香蕉林里。
經過16載發展,玖龍紙業的生產基地以東莞為基點,逐漸擴散至太倉、重慶、天津,繼而布局越南,占領東盟市場。深圳蛇口檢驗檢疫局始終一路相伴,風雨相隨,真誠相助,用貼心的服務和專業的指導,為玖龍紙業進口廢紙保駕護航,一批批檢驗合格的廢紙原料,源源不斷地供應給玖龍紙業。
綠色造紙變廢為寶
走進東莞玖龍紙業的大門兒,幾個大字映入眼簾——沒有環保就沒有造紙。利用1噸廢紙原料可以節約3~4立方米的木材。同時,造紙企業也能節省投資,降低能源、清水和化工原料方面的消耗?梢哉f,這是一項變廢為寶,節能減碳,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經濟模式。
我國是紙制品需求大國,國內的造紙纖維資源比較短缺,無法滿足造紙需求。因此,利用國外廢紙資源成為了必然選擇。2000年,蛇口局為玖龍紙業進行了第一批進口廢紙的檢驗檢疫工作。從此,檢企攜手嚴把進口廢紙質量關,走過了11載的光輝歷程。
蛇口局為玖龍紙業量身定制了一套檢驗通關措施,涵蓋報檢審批、查驗消毒、通關運輸等環節。玖龍紙業在蛇口口岸進口的廢紙可享受24小時通關服務。蛇口局還搜集分析國外廢紙質量信息,指導玖龍紙業嚴格按照國際標準進行采購,加強境外裝運前檢驗,把好廢紙質量的源頭關,確保每一批進口廢紙都符合環保、衛生、安全和放射性項目標準。功夫不負有心人,十多年的誠信經營,玖龍紙業從未發生一例違規事件,進口廢紙量也呈快速增長態勢,月進口量從2008年的1.3萬標箱增長至2011年的1.8萬標箱。蛇口口岸的進口量占到東莞玖龍紙業總進口量的七成。
廢紙是一種“檢疫高風險”貨物。一旦夾帶了生活、醫療垃圾,攜帶有害生物,可能會對生態環境和人民身體健康造成傷害。蛇口局義不容辭,擔當起了進口廢紙的把關人。
為了確保進口廢紙的質量安全,蛇口局嚴格落實口岸查驗制度,千方百計改善口岸查驗場所設施,提高查驗人員工作水平,同時對進口廢紙100%實施放射性監測。在進口廢紙中陸續截獲紅火蟻、老鼠、蟑螂、黑菌蟲、谷蟻形甲、蛛甲、隱翅蟲等病媒昆蟲等有害生物,2005年~2011年,共檢出檢疫項目不合格的進口廢紙543批次,32萬噸。
然而廢紙查驗工作之辛苦,只有干過的人才體會的到。炎炎夏日,檢驗檢疫人員忍受著刺鼻的氣味,在堆積如山的廢紙堆中穿梭、查驗。加上腳底水泥地板的高溫烘烤,這對身體和意志都是考驗。盡管如此,檢驗檢疫人硬是扛了下來,2005~2011年,蛇口局共為玖龍紙業檢驗檢疫進口廢紙33669批次,1412萬噸。
藍色運輸實現三贏
近年來,企業為了節省費用,將進口廢紙的陸路運輸改為駁船運輸,廢紙到達口岸后,轉由駁船運往生產基地。
蛇口局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在蛇口赤灣碼頭和集裝箱碼頭內部分別搭建了先進、專業的衛生處理平臺,并配備衛生處理人員和設備,對進口轉海運廢紙實施365天24小時不間斷、不等待消毒處理,實現了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三贏”。
衛生處理平臺的啟用改變以往場地預約消毒的方式,廢紙可以在港口內完成衛生處理,為企業省去了一筆吊柜費用,節省了前往消毒場的時間。此外,廢紙裝船時間不再受限,企業可以避開大船靠泊時間段合理安排提柜。
駁船較拖車具有更大的物流成本方面優勢。建立衛生處理平臺后,東莞玖龍紙業的駁船運輸比例由50%提升至75%,大幅節省了物流成本。同時,運輸隊伍的減少,也為企業降低了管理成本。
隨著運輸理念的轉變,帶來了明顯的社會效益。駁船業務開展后,每天穿梭于東莞和深圳之間的拖車,減少約300輛次。一定程度上,還緩解了港口、107國道的交通壓力。而且駁船運輸的尾氣排放量僅為拖車的八分之一。以東莞玖龍紙業每月進口1萬柜計算,其中7000柜采取駁船運輸,環境效益也逐漸顯現。
把關不放松,服務更貼心。進口廢紙造紙是一項有利于環境保護、實現資源再利用、可持續發展的產業,蛇口局以嚴格把關為己任,以幫扶企業發展為支點,為進口廢紙原料打造了一條綠色安全、環保高效的質量保障通道。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