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1月至5月,山東出口汽車貨值為6.89億美元,居全國首位。在山東檢驗檢疫局的幫扶下,山東省建成覆蓋8個地市的6個整車生產區,出口種類包括重型車、輕型車、轎車、大客車、輕型客車和特種車六大類,擁有一汽、福田、吉利等眾多知名品牌,出口份額占到全國總量的15%以上。
該局圍繞重點產品、重點企業和重點問題,大力推行TS16949等質量體系認證,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幫助51家企業取得了汽車出口資質。在平度市建立出口汽車配件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區,在東營市創建出口輪胎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區,通過提高汽車零部件質量,推動企業提升出口汽車整車質量。
利用信息化技術,山東局對檢驗監管流程進行了改造,內部管理實現數據化、電子化和網絡化。開發運用“進出口汽車遠程檢驗系統”,對一汽集團青島汽車廠和重汽集團青島專用汽車公司實現遠程檢驗和視頻監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新實施了“出口汽車遠程快速驗放監管系統”,使上海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出口轎車的檢驗放行時間大幅縮短,降低了企業通關成本。
全面實施出口汽車企業分類管理,重點扶持12家一類企業、17家二類企業。推廣應用集中審單系統,擴大直通式電子報檢范圍,實施通關單聯網核查和直通放行等優惠政策。將重汽集團、中通客車等企業納入“三個一百工程”建設,幫助重汽集團獲得出口免驗資格。
此外,該局密切關注國際汽車技術措施變化,組織山東省國際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調查,及時向出口企業發布預警信息,指導企業科學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
(趙 斌 隋志勇)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