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嚴查劣質日用絮棉制品
本報訊 (記者王融國)用漂亮的三、四級棉花包上白得刺眼的“黑心棉”制成消費者喜愛的“土棉”,價格陡然上漲六七十元以牟取暴利。8月23日,湖南省纖維檢驗局在長沙市黎托鄉端掉一個黑窩點,查獲“黑心棉”制成的棉胎500多床。
當天上午,湖南省纖檢局的執法人員來到黎托鄉川河籌委會,區域內高高低低砌著大小不一的房子,有的住著人家,有的成為囤貨的倉庫。在兩間100多平方米的簡陋的水泥房中,六七名工人正在趕制棉胎。門邊堆著微黃的三、四級原棉,簡易的棉胎加工機器旁則堆著一人多高的青白色的棉絮。執法人員檢查后發現,這些青白色的棉絮是用纖維性工業下腳料、醫用纖維性廢舊物、再生纖維狀物質、廢舊服裝及其他廢舊纖維制品經過撕碎、開松、漂洗等方式簡單加工的“黑心棉”,是國家明令禁止用到生活用品上的。
在百余條加工完成待包裝的棉胎旁,執法人員發現幾床包裝好的、標注著“土棉”字樣的棉胎,鮮亮的包裝上,廠名、廠址、生產標準等一無蹤影。拉開塑料包裝,微黃的棉胎顯得質量還不錯,但只需輕輕地撕開面上的一層原棉,便有塵絨飛出,露出被包裹在里面的青白色的“黑心棉”,與微黃的原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位居住在附近的大姐表示,這個窩點加工棉胎不是一天兩天了,原來也被查過,過一段老板又回來繼續生產。執法人員也表示,生產地不僅在城鄉接合部,而且又被征收,房子租金極為便宜,加上生產機器簡陋,被查處時,老板什么都不要就跑了,過一段又回來再起爐灶。讓老板冒著被再次查處風險,生產“黑心棉”的原因是巨大的利潤空間。沒有必備的生產經營證照,這些黑心棉胎的生產成本只需八九元,卻被包裝成“土棉”后以12元左右的價格銷往長沙的高橋大市場,再以80元左右的價格銷往湖南省各地、學校、幼兒園及醫院。
初秋9月,學校迎來又一批新生,棉被、棉褥、枕頭、校服等日用絮棉也到了銷售旺季。湖南省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級質監部門及纖檢部門將加強學校、幼兒園購進的絮棉制品的監督檢查和管理,加大對制售和使用劣質絮棉制品的查處力度,為學生們營造健康、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