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黑龍江綏芬河鐵路口岸進口鐵精礦石、煤炭、化肥等礦產品大幅增長。為確保進口礦產品安全、快速通關,綏芬河檢驗檢疫局研究進口礦產品通關的各個結點,加快通關速度。
綏芬河局在鐵路口岸建立了電子監管系統。該系統裝有72個電子眼,覆蓋4公里鐵路口岸沿線,對20萬平方米范圍內場區車輛運輸、停放情況及貨物的裝卸過程實施24小時視頻監控。減少了檢驗檢疫人員深入現場實施常規查驗、監管的次數和時間。
綏芬河局鐵路辦開通了直通式報檢,做到提前計費、提前檢驗、提前出單。另外,鐵路辦針對進口礦產品量大且品種較單一的特點,組織研發了電子合同備案管理系統,企業對同一合同的進口商品,只需一次性審核通過,預計每年可為企業節省30余萬元開支。該局鐵路辦優化采制樣環節,與鐵路換裝部門達成協議,培訓并委托換裝人員進行采樣,實現現場取樣與換裝的同步進行,縮短了貨物在口岸的滯留時間。
該局探索了“微波爐干燥技術用于氯化鉀中鉀含量的測定”、“四苯硼酸鈉重量法測鉀含量方法的改進”、“利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檢測鉀含量”,縮短了化肥檢測周期。此外,該局還投資40余萬元購置煤炭采制樣設備14余臺(套),具備煤炭檢驗工業分析等17個項目分析能力,成為全省系統第二個開展煤炭檢測的實驗室。
(徐貴生 林曉光)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