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管理是個重要角色
阿克蘇諾貝爾啟動淡水利用自我評估體系
□ 本報記者 許 巍
隨著世界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人類對水資源的日趨依賴,清潔、便利的水資源供應正面臨著巨大壓力,被視為主要耗水者之一的工業品生產商自然成為眾矢之的。
工業的迅猛發展與水資源消耗之間似乎相互沖突。然而,阿克蘇諾貝爾公司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油漆和涂料企業及專業化學品的主要生產商,卻認為其實有辦法使二者取得合理的平衡。
阿克蘇諾貝爾已將水源管理列為其可持續發展計劃的首要任務。自2009年底,其世界各地的生產廠開始實施了一個淡水利用的自我評估體系,以保證到2015年,各生產廠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可持續性用水。阿克蘇諾貝爾旗下功能性化學品部在寧波的工廠,已經與位于荷蘭鹿特丹和代爾夫宰爾(Delfzijl)的同仁一起率先推行這一舉措。
阿克蘇諾貝爾健康、安全和環境(HSE)流程開發經理Gunter Riedel講解上述體系時指出:“首先,我們會對生產廠的水資源進行總體評估,包括了解其用水情況,以及尋找用水平衡的漏洞。通過實施自我評估,我們可以具體了解各工廠的水資源管理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同時明確在哪些環節需要采取行動。”
這項自我評估體系把用水資源的風險分成6個類別,每個類別有10~15個問題:
其一,水源:水源來自何處?環境因素或政府管制會否對水源有所限制?其二,供應可靠性:供水是否會受季節變化或用前處理流程的影響?其三,廢水排放:附近有無任何當地因素或法規變更,將會影響或限制工廠的廢水處理和排放?其四,效率:生產廠如何處理淡水?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以減少水的流失?其五,遵從法規:生產廠的運營是否會對當地或該區域的淡水供應帶來影響?其六,社會競爭因素:是否存在一些因素會影響外界對生產廠及其用水的態度?
阿克蘇諾貝爾制定出了一個配套的評分系統,評分標準按照風險指數分為低、中、高3個等級。當生產廠的所有風險類別都為“低”時,才可被視為達到可持續的淡水使用標準。即使一個生產廠在5個類別中都取得“低”,但第6個類別為“中”級,它仍被視為未能達標。Riedel表示:“生產廠管理層必須針對這一不達標的部分加以改進,采取適當措施使之降至‘低’風險標準,且必須在2015年前完成。”
Riedel表示:“阿克蘇諾貝爾的所有生產廠都將實施這個自我評估體系。在實行改革時,公司會區分優先次序,例如6個風險類別都為‘高’的生產廠比中、低級各占一半的生產廠優先處理。”
目前,阿克蘇諾貝爾建在寧波的功能性化學品生產廠是首個實施用水資源評估的工廠之一,它擁有自己的廢水處理廠和水生產廠。
阿克蘇諾貝爾流程技術部的Bernard Tuin表示:“我們這家在寧波的工廠自行生產工業用水,并在排放到市政水處理廠前自行對廢水進行處理。工廠把多項水管理措施集于一身。同時,我們正在進行可行性調研,希望對生產廠附近的幾股水流進行循環再利用。目前,相關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據了解,阿克蘇諾貝爾計劃在寧波投資2.75億歐元構建其最大規模的多元化基地。該項目為投資多種基礎化學品生產廠計劃奠定了基礎,其中包括興建乙烯胺和螯合物的生產廠。《中國質量報》
許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