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各行各業永續成長
相關培訓計劃致力提升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國際化水平
□ 本報記者 王惜純
從今年8月起,全球領先的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公司(以下簡稱SGS)將作為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以下簡稱GRI)認可的華語區培訓合作伙伴,在新加坡、香港、澳門、中國內地及臺灣等所有華語系地區開展GRI培訓活動。
近年來,隨著國內相關政策的大力引導和本土企業自身社會責任意識的日益增強,可持續發展報告在社會各方力量的推動之下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受到了全球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在把投資目光聚焦中國市場的同時,也順應利益相關方要求在中國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
調查顯示,國內第一份可持續發展報告是殼牌中國于1999年發布。此后10年間,國內報告市場一直相對低迷。2009年,中國市場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發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接近600份,是2008年的3.5倍,占全球報告總數比重由2008年的5%增長到2009年的15%。發布報告的企業類型由大型央企迅速擴展到各行各業,其中以制造、金融、電信和電力行業占到多數。而原本只發布全球版報告的一些跨國公司,現已開始發布針對中國市場的獨立報告。此外,2009年有33家機構通過尋求第三方驗證來提升報告價值和自身形象,而這一趨勢在今年呈現明顯增長。
從2009年報告狀況還可以看出,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水平良莠不齊,大部分報告尚處于起步階段,信息披露的廣度和深度存在不足,報告指標覆蓋的國際化程度也有待提高。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尋求一些通用的標準或規范,以提升報告內容質量。
基于目前的市場狀況,SGS根據不同的文化及商業背景自由組合案例,為各行各業的永續成長提供專業化解決方案,以滿足不同企業客戶的需求;此外,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實踐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視角,積極協助中國企業提升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國際化水平。
“憑借豐富的審核經驗及專業的服務團隊,以及一站式服務和全球網絡資源,SGS一方面幫助學員通過理論和案例學習掌握GRI對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指導要求,還能利用自身在環境、勞工等領域的審核經驗,為企業提供更加切實可行的改進意見。”SGS國際認證服務部全球新產品和服務開發經理江智遠先生表示,他們還同時幫助世界各地的客戶,識別其業務改進機會,優化報告流程,提高質量和生產力、降低風險,從而提高其產品進入市場的速度,持續發展運營。
“可持續發展報告可以很好地幫助企業,規劃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愿景和戰略,提升質量管理體系和企業在利益相關群體中的形象。未來5至10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會致力于發布具有國際水準的可持續發展報告,這便要求第三方培訓和驗證機構對其報告的專業性和可靠性進行把關。”GRI培訓指導項目高級經理恩里克·托雷斯表示,該組織之所以選擇SGS作為華語地區的培訓合作伙伴,主要是由于其在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長期實踐和先進經驗,以幫助更多的企業獲得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平衡發展。《中國質量報》
王惜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