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學男
一般人會認為采購處于優勢地位是當然的,畢竟這是買方的職位。如果說采購相對于供應商處于劣勢,很多人會發笑。但讓采購感到自己處于優勢地位,至少和供應商是雙贏,卻是供應商的銷售員努力要做到的工作。
曾和某企業家談到采購價格管理問題,他說,我們價格管理沒問題,因為我們還價都還得對方要哭了。我說:那也要看是真哭還是假哭。他愣了一下,笑了起來,因為曾經作為供方的他也很擅長裝哭。很少有采購員會為了供應商感覺爽快而絞盡腦汁,但供應商會想盡辦法讓采購感覺良好,哪怕俯視他們也在所不惜。一個合格的銷售員都會在每次會談后詳細記錄過程,尤其是問題,試圖發現采購的弱點、愛好,甚至生日、家庭情況等等,目的就是讓采購有個好感覺,從而獲得更大的訂單。采購就不會做這些事,反過來,采購往往會板著生硬的買方面孔,為的就是避免銷售員借梯上樓,提出過分的要求。曾經有個銷售培訓師問我如何去理解銷售中的“客情關系”,我回答,所謂“客情關系”就是銷售員通過各種方式讓采購覺得自己欠他的情,最后用銷量來還情。
“雙贏”這個詞自從納什均衡概念發表以來越來越火。但納什均衡是基于信息對稱情況下,雙方的理智選擇,現實是采供雙方的信息對稱情況基本不存在。這種情況下,雙贏往往就成了供應商安慰采購方最好的詞匯。
如果說采購真要有點優勢,一是盡量多地掌控信息,包括市場上供應商的資料,價格信息,產品成本結構,目的是盡量讓信息比較對稱。另一方面是巧妙地運用這些信息,讓對方不知道你自己掌握什么信息,形成反向信息不對稱。商場如戰場,兵者詭道也。
作為采購員,自己要十分清楚自己是真的有優勢,還是被供應商哄出來的假優勢。每一個被慣壞的采購員背后都有一個精明無比的銷售員。《中國質量報》
陳學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