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學熱中有冷
校長大多是兼職掛職 專業CLO培養提上日程
□ 本報記者 劉 霞
目前,借鑒跨國企業人才培養模式,我國企業正式成立了400多所企業大學,為加速推進我國“人力資源強國”戰略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這是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由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培訓中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企業大學發展論壇暨CLO首席學習官峰會上公布的消息。
專家表示,發展中的我國企業大學校長的職業化現狀和前景并不十分樂觀,期望企業在掛牌企業大學的時候,能同時注意專業化的負責人的培養和使用。
企業大學已超400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培訓中心主任、中國企業大學發展論壇執行主席杜平介紹,企業大學是企業對于內部職工或外部合作伙伴進行企業文化培訓、戰略宣導和知識更新以及工作能力開發的一種比較完善的組織學習體系。這種體系在國際上比較流行,尤其是世界500強企業中,80%已經建有自己的企業大學。
據本屆論壇執行秘書長侯鍔博士介紹,我國企業大學建設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企業自身實力的增強以及經濟全球化競爭的壓力加劇,很多企業已經先后效仿跨國公司的企業大學系統構建了自己的企業大學,并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益。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內地正式成立的企業大學已超過400家。
“在當今時代,變革是絕對的,世界變化也是絕對的,不變或者一定程度的穩定也是相對性存在的。我們一定要把握住變革的絕對性,發展一定要應對絕對的變革的大趨勢。”杜平說,對于此,企業大學是一個很好的解決途徑和方向,通過大公司、大企業,來建立我國企業的學習型組織,要讓我國企業從頂層到基礎來一個學習上和思想上的“大革命”,在這個不斷變革的環境下集中資源和精力,真正以人的發展為先為重來推動我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企業大學也是企業的“黃埔軍校”。侯鍔表示,企業大學的價值和意義,正在于它立足企業戰略高度,未雨綢繆,前瞻性地系統規劃和設計企業應對未來發展的組織學習體系,培養人才、傳播文化、宣傳戰略、提高執行力、營銷品牌等,最終實現綜合打造企業可持續經營發展的“軟實力”。
缺乏職業人才
“與表面所呈現的高速增長的中國企業大學發展態勢相比,發展中的我國企業大學校長的職業化現狀和前景并不十分樂觀。”侯鍔介紹,本屆論壇上發布的《首席學習官職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目前我國企業大學缺乏專業的CLO(首席學習官)的狀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據介紹,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發展,CLO這一新型職業開始進入公眾的視野。通俗來講,CLO就是職業化、專業化的企業大學校長。CLO的職能就是為企業科學規劃、建立和維護企業大學的高效運營。在國外,CLO的職業化發展已趨向成熟,而在我國,因為企業大學的發展起步較晚,職業化的CLO還需要一個培養的過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CLO必將是組織學習發展與企業大學的“靈魂”,決定著企業大學的組織學習方向,決定著企業大學內部學習資源的配置,對提升組織學習的整體績效負責,必將成為繼CEO(首席執行官)、COO(首席運營官)、CFO(首席財務官)等之后又一企業高端經營管理人才。
《報告》的統計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有24%的企業建立了自己的企業大學;正在籌辦企業大學的達28%。但是,這些已經掛牌的企業大學里面,44%的兼職、17%的“榮譽掛職”與7%的其他形式加起來,沒有專職負責的職業化的大學校長的企業大學達到67%。即使從專職的企業大學負責人來看,也只有28%能夠將學習規劃充分結合到企業發展戰略,并密切業務聯系取得理想成效。
“實際上,這些數據都在說明一個問題:中國企業大學紛紛掛牌成立,可是專業的、職業化的企業大學校長,卻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得到充分發展。”侯鍔說,沒有職業化作為支撐,我國目前正在興起的企業大學風潮,很難起到真正的像國際500強企業那樣成為企業“競爭力之源與可持續之本”的功效。
據介紹,該報告自2009年12月啟動,向國內21個省份、16個不同行業的企業大學或教育培訓中心發放標準化設計的《中國企業大學校長/CLO首席學習官職業發展專題調查問卷》,至2010年7月1日結束回收。本調查從“組織氣候&職業環境”、“使命&角色”、“職責&工 作內容”、“勝任力&職業發展”、“現實困惑&發展遠景”5個模塊共31個話題進行了廣泛的調研。
侯鍔表示,《首席學習官職業發展報告》的發布,旨在呼喚更多的專業人士,加入到企業大學建設的行列中來,為提高中國企業的學習能力作出更大的貢獻;也期望中國的企業在掛牌企業大學的時候,能同時注意專業化的負責人的培養和使用。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培訓中心計劃開展系統性培訓,為企業培養一批合格的首席學習官,為加快我國企業組織學習發展系統升級、挺進“人力資源強國”戰略目標服務。
相關鏈接
企業大學在全球已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1927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成立GM設計與管理學院,自此“企業大學(Corporate University)”出現。1955年,GE建立克勞頓管理學院,標志著企業大學正式出現。在我國,企業大學的發展不過短短十幾年的時間。1993年,摩托羅拉中國區大學正式成立,中國大陸最早迎來“企業大學”這一全新企業培訓理念和形式。1998年5月,中國第一家本土企業大學——海信學院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6日,海爾大學誕生,標志著中國企業大學創辦的熱潮正式拉開了序幕,中國本土企業大學開始興起。《中國質量報》
劉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