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素質 加強培訓 考核激勵
員工質量意識是訓練出來的
□ 方利萍
產品質量是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員工質量意識又是影響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員工的知識層次、認識深度、日常習慣等參差不齊,質量意識也相差甚遠。如何提高員工質量意識,筆者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把好入門關,提高員工素質。
知識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崗位(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崗位)的人員在文化層次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具備一定的知識,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對就要強一些,這對于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相對也要容易些。
二是加強員工培訓,走好“三大步”。
第一步,做好新員工培訓,奠定良好基礎。由于近年來員工的流動性強,面對這些新員工,培訓是至關重要的。首先進行質量意識和專業知識的培訓。比如對食品行業的新員工,培訓內容包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相關標準和法律法規等。其次,進行規范的操作培訓,發揮老員工的“傳幫帶”作用。最后是加深和鞏固階段。當新員工對崗位技能和食品安全知識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再結合生產實際進行理論培訓,這樣可以讓新員工更容易理解。
第二步,抓好培訓考核。以前,員工的培訓也不少,但往往培訓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員工不重視學習,學習流于形式。而通過培訓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員工進行再培訓,不合格者進行換崗等方式,就能提高員工對待培訓的重視程度,加強培訓效果。
第三步,班前班后進行質量意識灌輸是一項長期的培訓方式。班組長是生產車間最基層的管理人員,大部分時間是在生產第一線,他們可以發現很多不規范行為。在班前或班后進行通報,讓員工理解此行為的危害性,防止類似行為再次發生。對于產品質量狀況,也要及時告知員工,當出現不合格產品時,或許員工會提出許多管理人員不知曉的現象或好的建議,這有助于分析問題和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也會增強員工參與質量管理的積極性。
三是管理者加強質量意識是關鍵。
“沒有不合格的員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這句話說明了管理者意識的重要性。基層管理人員就是生產隊伍的指路人,員工就按照管理人員指明的方向前進。如果我們對一些違規現象視而不見,不制止、不糾正,員工就會逐步淡化質量意識,違規現象就會不斷增加。
通常人們都知道,一只獅子率領一群綿羊可以打敗一只綿羊率領的群獅。這個比喻很有意思,在體力上后者要強過前者百倍不止,但我們不要忘記的是占據前者思想的是獅子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王者氣概,而后者其實早已退化成一群披著獅皮的“綿羊”。由此看出領導的作用是強大的,質量意識的加強應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者的意識和行為對員工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應該把確保產品質量當成一種責任和使命,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考核指標。
四是加大質量考核力度,建立質量激勵機制。
質量的重要性靠什么來體現?在市場經濟時期,也許經濟杠桿的作用更具有優勢。如加大質量考核力度,加大獎罰額度。對于工作質量好的員工,就應該大張旗鼓地獎勵;對于工作質量差的員工,理所當然應受到懲罰。如果說,干好干壞沒什么差別,或者差距太小,就不能體現質量的重要性,就不能增強員工的重視度。好的意見或建議,都應該給予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真正做到全員參與質量管理,從而進一步提高質量意識。《中國質量報》
方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