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環境負荷降至最低
——索尼(中國)工廠綠色管理見聞
□ 本報記者 王楊二
11月23日,記者來到主要生產鋰離子充電電池的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和主要生產柔性電路板、電子黏合材料導向性導電膜的索尼凱美高電子(蘇州)有限公司兩家工廠采訪。據悉,這是索尼(中國)首次向媒體全面介紹并參觀索尼在華工廠的環境管理。
在采訪時,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環境負責人鶴田健志介紹說:索尼集團在今年4月公布了于2050年實現“環境零負荷”的長期愿景,并以此目標設置了幾個5年的工作目標,內容涵蓋了從技術開發到產品回收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2011年4月1日,索尼將進入下一個5年計劃,即綠色管理2015(GM2015)的具體實施階段。
鶴田健志認為,要達到“環境零負荷”的長期目標,必須通過科學、嚴格的日常管理來實現。索尼將從技術開發、產品設計、采購、生產、物流和回收循環6個方面實現對環境的貢獻,要從整個運營鏈中把對環境的負荷降至最低。
據了解,索尼(中國)將從創新環保技術和標準化環境管理方面入手,通過減少排放、減少一次性原材料使用、加強循環利用等措施,來實現“環境零負荷”的目標。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為實現溫室氣體總量削減目標,索尼實施了由專家對各事業所進行的節能診斷、改善;建立了專門的環境交流平臺,共享各事業所的優秀節能措施;積極推廣能源監控、空調管理及替代、節能照明、建筑物節能、生產設備節能控制及革新、減少PFC(全氟化碳)等各類降低能耗、減少溫室排放量的措施與技術。
例如,索尼凱美高電子(蘇州)有限公司開展了空壓機的節能活動,通過導入控制裝置,可根據生產負荷自動調整空壓機的運行臺數,對空壓機組進行集中自動控制,每年實現CO2減排160噸。
為了減輕零部件及產品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影響,索尼在改變運輸方式、改進運輸包裝及提高運輸效率方面進行了持續地努力。
為實現減少廢棄物總量及提高回收利用率的目標,企業開展了推進循環利用等活動。對已產生的廢棄物同樣進行嚴格管理,委托合格的處理公司依法進行回收或處置,并且每年對處理公司進行統一的環境審核。
記者在工廠看到,他們將以往被當作廢棄物丟棄的零部件包裝材料、托盤等循環利用。企業員工將這些包裝、托盤制作成實物樣本在環境角展示并定期更新。此項措施使2009年度的廢棄物總排出量比2008年度減少了18%,其中紙箱與塑料的廢棄量比2008年度減少39%。而單臺產品的紙箱與塑料廢棄物量,也從2008年4月100g/臺削減到2010年4月45.2g/臺。
眾所周知,電池和電子產品生產,會產生對環境有害的化學物質。為減少化學物質對環境的破壞,索尼(中國)導入了索尼獨有的化學物質管理標準——《零部件和材料中的環境管理物質 管理規定(SS-00259)》,對零部件及材料實行全球統一的化學物質管理。
索尼還對化學物質進行嚴格的等級分類管理:削減使用量、減少排放量;規范采購、保存、使用等操作管理,防止污染可能帶來的風險。
索尼相關負責人介紹說,GM2015所針對2011~2015年度,正是索尼(中國)運營水平加速提升、中國在索尼全球運營鏈中戰略地位日益重要的階段。索尼設在中國的7家工廠以及其他事業所,將力爭實現GM2015中節能減排的各項指標——即與2000年度相比,將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量削減30%;水使用量削減30%;廢棄物總產生量削減50%。《中國質量報》
王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