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問題,不管;使用不當,不保修……
4S店“不負責”,我該怎么辦
本報記者 趙路
“油品有問題,我們不負責。”“使用不當,我們不保修。”4S店類似的說法,你是否也碰到過?上周,杭州的李先生給“汽車路路通”打來電話——車子明明在保修范圍,卻被4S店一句話“堵”了回去。李先生很惱火,也很無奈。
經過本報協助維權,4S店認錯了,李先生也如愿得到了補償。而對于4S店種種“不負責”的說詞,他的經歷對其他車主應該有所幫助。
明明在保修范圍,4S店就是不給換
李先生是蕭山人。2009年12月,他在當地一家4S店,買了一輛韓系品牌轎車。開了一年多,總體情況還算正常。可是,就在他最近一次去4S店時,問題來了。“上周,我去4S店做保養時,維修員告訴我,車子的三元催化器壞了。”
三元催化器,是凈化汽車尾氣的關鍵部件。三元催化器一旦出了故障,車子的尾氣排放就會有問題,甚至會像拖拉機那樣吐黑煙。李先生這輛車,三元催化器的保修期限是2年或5萬公里。無論是時長還是里程,都在保修范圍內。可是,4S店的說法卻讓李先生大吃一驚:“他們告訴我,不保修。要換,除非我自己掏錢!”
明明在保修范圍內,4S店為啥不給換?記者聯系上了該4S店服務主管王先生。王主管認為,4S店不保修,關鍵是“油品有問題”,“我們的技師看過了,三元催化器的損壞,是由于李先生長期使用劣質汽油造成的。”言下之意就是,李先生自己惹出的禍,當然得自己買單。
本報出面,4S店認錯了
4S店的說法,讓李先生很窩火。“我每次加油,都在國營正規加油站。那些路邊的小店,我從來不去。”盡管如此,李先生還是拿4S店“油品問題”的說詞毫無辦法。“難道我只能自認倒霉?”
事實上,類似李先生這樣,明明車子還在保修期內,卻被4S店以各種理由推托的情況還有不少。而“油品問題”、“車主使用不當”、“外力產生”等,都是4S店的慣用招數。面對4S店看似冠冕堂皇的說詞,車主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記者咨詢了律師。“在法律上,4S店的說法站不住腳。”浙江國圣律師事務所律師唐云雁告訴記者。唐律師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于消費者關于質量的疑問,商家有責任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我認為,既然4S店認為,李先生的車子出現問題,是使用汽油造成的。那么,4S店必須作出解釋。這個解釋必須是書面的,明確的。僅憑嘴巴說說,應當視為無效。”
而記者也咨詢了李先生買車的4S店。4S店既不能提供書面證明,也不能拿出廠家的檢測報告。僅過了一天,自知理虧的4S店便給李先生電話了。在道歉的同時,4S店還答應為李先生免費更換一只三元催化器。
對于事件的處理結果,李先生表示滿意。
記者手記
別被4S店“霸王理由”忽悠了
在保修期范圍內,車子壞了,理應負責到底——這是任何一個汽車商家,于情于法都應遵守的承諾。可是,車主這一合理訴求,卻總是遭到各種各樣的阻撓——“油品問題”、“使用不當”,甚至“天氣原因”,對于不修、不換的理由,4S店總能說出一大堆。
于是消費者犯難了。因為要證明非“油品問題”,或者非“使用不當”,必須拿出專業機構的檢測結果。可是,昂貴的檢測費用,對于想要討一個說法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意味著維權失敗——誰會為了幾百塊錢,掏出成千上萬元的檢測費呢?
這時候就需要換一種思路了。既然在保修范圍,4S店想要拒絕,當然首先要拿出過硬的理由來。《消法》也說了,必須拿出“真實、明確”的答復。那么,“油品問題”、“使用不當”等“霸王理由”都站不住腳了。想要拒保?先拿出檢測報告來!
不過律師也補充了,咱們維權也必須合理。一定要看清楚,零件一定要在保修期內。如果過了保修期,權力就反轉了——必須由車主先拿出檢測報告。當然,也可以給本報“汽車路路通”打電話。如果理在您,我們一定幫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