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訊(記者 欒喜良) 昔日超高利潤,刺激著倒券人的“致富”神經。雖然離中秋節還有一段時間,但先下手為強的經營原則,讓今年的收券“戰役”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
25日,記者在長春市場走訪時了解到,在中秋節前夕,部分酒店、企業月餅券提前流出,也讓倒券“黃牛”提前上了“崗”。
一張月餅券
“要券嗎,多券嗎?”25日上午,周浩然一身黑色運動服,在西安大路幾家星級酒店門前,詢問著酒店內進進出出的人。周浩然對于倒券生意沒有任何的避諱,在同行眼中他算不上倒券“老人”,但絕對是會賺錢的人。
“我自己有工作,休息的時候干點副業,不偷不搶憑本事賺錢,有啥不妥的。”他告訴記者,今年收券比往年整整提前了半個月,這么做也是為了打個提前量,過一陣子市場流通的券多了,賣不上價。
據他介紹,目前手中收購的主要以月餅券為主,渠道多來自星級酒店內的“禮品券”,價格從298元—2010元不等,大酒店內銷售的產品,主要以高端為主,市場比較認可。他隨手拿出了一張剛剛回收的月餅券出示給記者,上面的面值為498元(十足抵用),從其臉上的笑容不難看出,對這筆回收生意比較滿意。
“這券150元收的,不出意外應該最次也能賣到300元,別問了。”周浩然當談及其中的利潤時,似乎察覺到了什么,以有事為由,快步消失在記者的視線中。
據附近冷飲攤主透露,他們今年回收月餅券比往年早了不少,從回收情況來看還不錯,人人都不跑空,估計酒店內部有人,還有就是開車的老板,看上去很有錢,也電話聯系給票販子送券,說不定是老客戶。
重點盯團購
去年的時候,記者曾經暗訪過一次倒券人的全程交易,25日上午,當事人的手機竟然被撥通,對于目前的倒券進展,這位自稱老李的生意人說出了新動向。
“我手中的券,凡是大牌子都有,但數量不是很多,今年動手早,市場熱度還沒上來。”李先生告訴記者,處于對當前行情的考慮,小打小鬧只能賺些小錢,目前多數業務重點放在企業單位的“小型團購上”,去年賺了點錢今年都作起步資金了,咋得也不能賠呀。
據他介紹,與街邊的上倒券黃牛回收程序不同,像李先生這樣能夠出團購券的倒券人,背后有一支回收團隊、銷售團隊,每當有節日來臨的時候,都會中集結于此,倒券賺錢以此獲利,當節日淡去再選擇其它工作謀生。
長春某食品企業負責人吳經理介紹,規模較大的倒券團體,能力不可小覷,不少正規食品廠家,為了能夠賣出手中“月餅”,以3-5折價格出貨賣給上面這些人,以此多領域影響,人脈與手段是這個群體的“狂傲”資本。
提前搶市場
倒票“黃牛”中有不少是倒賣球票、音樂會票、演唱會票的倒票老手,也有臨時“改行”的逐利大軍。
“吃慣了獨食,誰手中的券多,誰在市場就有發言權,不提前下手到時候就被動了。”今年剛剛加入“搶券”隊伍的李斌深有體會。他坦言,許多倒票由于下手晚了,出券難度極大,更有甚者到了中秋節當天,手中的票子變成燙手山芋,到頭來自己買了一堆的月餅。
長春食品商高經理認為,當前市場存在個別倒票現象,現象背后能夠顯示出節日到來前,市場巨大消費力,一些偽造“野”券流入市場。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購月餅時,盡量選擇正規渠道購券,不要貪圖便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